返回第七十章 决战之前 (5)(第1/3页)  残唐之长安兵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大齐朝堂上下如葛从周一般手不释卷之人不在少数,盖因那龙椅之上的皇帝也是一个喜爱读书之人。不但是闲暇之时,就算政务、军事如何繁忙,这位大齐皇帝陛下也会挤出点时间读书,权当是休息了。这时他坐在紫宸殿里,手捧一部《太史公记》正聚精会神地读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太宗皇帝的话言犹在耳,要是后代子孙也能如此,这屁股下的宝座又岂能轮到自己来坐?黄巢读书涉猎极广,但读的最多,读的最细的还是这部《太史公记》,其中又尤爱《项羽本纪》一篇,少年时读到楚霸王自刎乌江,未尝不掩卷长叹。如今年岁已长,心境不同,读来却又是另一番滋味。黄巢一边读着,不时伸手去摸下巴,这是他的习惯性动作。他原先有一口漂亮浓密的胡子,但多年前不知道让谁偷偷剪去了一绺,再长出来,却又不复原来的状貌,索性剪光了。这些年来又长出几次,但总是不满意,又爱上了这清爽的感觉,于是就不再蓄须,只留下一个光秃秃的,泛着淡青色的下巴。

    时候已经是中夜,紫宸殿的门大开着,寒风不时卷着雪花吹进来,遇到殿内的热气,霎时就变为轻雾。黄巢不喜欢宫殿里的沉闷,无论刮风下雪,总是不许人将殿门关上。大明宫占地四十八顷,宫舍亭台不计其数,外人看来是富丽堂皇,落在黄巢眼中,却是一派死气沉沉。寻常人家的房屋,要是死上几个人,足以称做凶宅,大明宫自贞观年间始建,历经十七帝,将近两百年,又有多少人死在里头?战乱、政争、夺位、宫斗,其中又有多少人不得善终?这偌大的宫殿,岂非也是一座凶宅?

    可要说是凶宅,却又不尽然。夏日里天气炎热,有宫女手持孔雀翎装饰的掌扇一日不停地为你解暑。到了冬日里天气寒冷的时候,太监们就会在殿内摆上内置上好白炭的火盆,并且用花椒涂壁,使得里头永远是不热不冷,有如春日里一样的温暖。沐浴时有人侍候你更衣,用餐时有人为你试毒,就连解手的时候,也有人在外头听用,天底下又岂有这样舒适安逸的凶宅?

    殿内灯火通明,掌灯的太监各自守在灯台前,用身体挡着风。只要有一盏灯熄灭了,就会立刻点上。聚精会神地看了一个时辰的书,终于有些乏了。不用开口,身旁伺候的太监察言观色,就会用尖细而轻柔的提醒你保重龙体,适时休息,并且早吩咐人端上放了清肝明目之物的点心上来。太监手捧一碗血燕,恭恭敬敬地说:“大家,用些点心吧。”黄巢眼皮也不抬,从鼻孔里发出“唔”的一声。那太监面露喜色,将燕窝小心翼翼地放上龙案,但也许是站了一天的缘故,身体有些麻木,手一颤,燕窝洒出来了一点,落到旁边的奏章上。那太监吓的六神无主,眼看龙头微顾,用一双铜铃般的眼睛瞪视过来,急忙嗵的一声跪倒,磕头如捣蒜,连呼:“大家饶命!”

    “谁要你的命了?”黄巢面露嫌恶,目光落在那道被洒落的燕窝打湿的奏章上,说是奏章,其实就是一封书信。虽然登基称帝已有两年,黄巢还是不习惯动不动就颁布圣旨诏谕,与亲近的臣子还是用书信往来。眼前这封信上只有臣惶恐三个字,“臣惶恐?”黄巢沉吟着,看向那太监,“你说,这是什么意思?葛从周在惶恐什么?”

    “前……前线战事不利……李存孝大闹长安,惊了圣驾,”那太监战战兢兢地说:“他自然该惶恐了。”

    “前线战事不利么?”黄巢的声音变的严厉了。

    “奴……奴才失言。”那太监说着狠狠抽了自己一个嘴巴。

    “狗奴才,”黄巢骂了一声,忽然笑了起来,“发明太监的人也不知是怎么想的?翻遍史书,宦官专权的不在少数,远的有赵高,近的有马元贽、田令孜,净了身野心却是一点也没净掉,你说留着你们这些没根的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