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章 接下重任(第1/2页)  意呆的野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什么!齐亚诺先生,请你再说一遍!要修理什么坦克!”安萨尔多的众人听到后不禁大吃一惊,坦克作为刚出现不久的作战兵器,一直是以朦胧含影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到目前为止人民对坦克的印象仅仅停留在非常浅的层次。

    在意大利陆军中,装甲力量归属于骑兵部队管辖。战争期间,崎岖不平的山地战场并没有给意大利陆军骑兵部队太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就连许多骑兵对坦克的理解也是非常肤浅的,无外乎能够是自行机枪外加装甲而已。

    没有见识过西线战场中大规模的坦克冲击堑壕的景象,意大利人自然无法得知坦克轰鸣声中所带来的力量与美感。好在奥地利人及时给意大利上了一课,维内托大区爆发惨烈的装甲战留给了意大利人一次血的教训。相比较英国援助的菱形坦克,意大利虽然是初次接触,但也是作出了正确的选择,选择了设计更为先进的雷诺坦克。庞大而又笨重的英国坦克显然并不适合意大利国内的复杂地形环境,反而是雷诺坦克展示出来不俗的实力。

    在坦克方面,法国人确实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雷诺坦克从诞生之初便订单不断,除了在法军内部服役外,还销售到了许许多多的国家,比利时c波兰c西班牙c沙俄c中国c日本都有雷诺的身影出现,并且其火热的势头一直持续到二战前夕。作为一款经典的军工产品,意大利也曾订购了100多辆雷诺坦克,并将这些坦克分配给了皇家的骄傲骑兵团。可垄断毕竟是垄断,外国货虽好,但仍需本国货去替代。

    面对一种新式武器,自然是要经过购买c熟悉c彷制c自主研发这几个阶段。菲亚特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公司,其自主研发的菲亚特2000坦克,确确实实超越了当时的任何一种坦克,直面数据简直强的离谱,但这个强大的前提是要选择性忽略其接近40吨的重量!

    菲亚特再制造出原型车进行后,才发现国内没有任何一款车辆能够单独的拖拽菲亚特2000这个庞然大物,也没有一款火车拖板能够搭载运输。毕竟为了应对国内多山的地形条件,意大利普遍装备的火车拖板只是25吨或者35吨的轻型拖板,一列火车拖拽20节车皮也不过是500吨的运力,反倒是利比亚总督区的铁路在使用60吨的重型拖板。

    菲亚特2000安装的250马力汽油机只能提供每吨6匹的输出功率,这也导致坦克的时速只有7,指望这个速度到达测试场基本上是不可能。于是,菲亚特公司只得选择将五辆重型卡车串联在一起用于拖拽这辆笨重的坦克。在测试场上,虽然陆军对这款拥有10挺机枪强大火力的坦克非常喜爱,但其缓慢的速度和差劲的越壕能力,最终导致了该方案被无情的否决。

    既然自主研发的道路走不通,那还是先走抄袭的老路吧。在意大利政府的授意下,菲亚特对雷诺坦克进行彻彻底底的逆袭测绘,从而研发出了意大利版的雷诺坦克。菲亚特3000不仅仅是简单仿造而已,更是对雷诺坦克的一种升级和创新。菲亚特的工程师取消了雷诺坦克的37火炮,将其更换为安萨尔多公司的s双联机枪,虽然从纸面上看去威力似乎降低了,但实在不然。与之前相比,火力的输出反而是提高了的。这是因为雷诺坦克上的37炮实在是太过于“弱鸡”了!雷诺坦克上的火炮,把它叫做火炮实在是有些牵强。超低的膛压以及装药量极少的炮弹,在炮弹初速上c在穿甲能力上c在毁伤效果上简直是弱的可怜,基本上就是一门37炮弹抛射器,还不如安装上机枪便于使用。

    除了对火力的更改外,菲亚特还对坦克的装甲进行一定的增厚,提升了防御能力。并且重新设计了炮塔,以便方便炮手操作。在此之外,菲亚特更是对坦克的悬挂系统以及减震系统,来便于国内特殊的山地条件。从一方面来讲,菲亚特的改进是成功的,菲亚特2000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