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1/2页)  意呆的野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意大利人总是埋怨上帝的不公平,由于历史的原因意大利自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大部分时间,便处入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片狭长的土地上有数十个国家并存,能够被世人所熟知的国家如威尼斯c热那亚之流的便有数个之多,更何况那些不知名的公国c侯国。

    从帝国变成城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可从城邦再次成为帝国可是难于上青天。当欧洲国家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意大利只能是沦为西班牙帝国的附属当欧洲开始了工业革命,意大利只才是棋子一般,被法兰西和奥地利所争来争去的势力范围当欧洲资本主义转向帝国主义时,意大利才刚刚完成统一。

    上帝当然是公平的,只不过是意大利人不曾知道而已。意属索马里的南部拥有大片适合种植橡胶的地区,只是意大利人不曾进行投入罢了。同理,意属利比亚除了荒漠和骆驼外,还拥有储藏量极大的石油和铁矿石,只不过这批矿产埋藏于沙漠之中未被意大利发现。

    齐亚诺是知道这些矿产埋藏的位置,可知道并不代表能够顺利开采出来。从实际上讲,利比亚油田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花岗岩,无论采用加压法还是抽取法都需要先凿穿这层碍事的岩石。

    正如中国古言说的好没有金刚钻不揽那瓷器活,若是没有足够坚硬的钻头开采石油岂不成了一句空言。

    由于意大利本土并无油田可供开采,所以国内是没有多少开采石油的经验。细数欧洲能有石油开采方面经验的也就无非是英国c法国c苏联c罗马尼亚c匈牙利五国。其中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石油储藏地点的土壤松软不具有为意大利提供借鉴的价值。剩余的英国c法国c苏联三国中,法国的情形与意大利最为相似。法国曾组织过石油勘测队在突尼斯南部沙漠地区进行过石油开采活动,也曾打穿过200米厚的花岗岩凿到过油层。只不过突尼斯的油田产量太少开采成本又太高,一年不过四万吨的产量确实无法让法国继续投入更多的精力。

    苏联那里就不必说了,在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之前,哪怕是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也绝对不会提供给意大利这种资本主义废物用。

    至于英国,和美国一个样子。意大利要是寻求这两国的帮助,两国一定会漫天要价索取意属殖民地的利益,远的不说,就说这石油行业肯定要改名叫盎格鲁撒克逊了。

    代表意大利国内矿物开采最高水平的机构就里窝那,而在老齐亚诺担任法西斯内阁中的交通大臣一职后,凭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齐亚诺家族的名望在里窝那更是水涨船高几乎达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在托斯卡纳这种法西斯主义泛滥的地区,哪怕齐亚诺不利用家族名望施加压力也能轻而易举的进到矿物研究所里进行深入考察。

    原因无他,意大利中部地区几乎就是法西斯党的后花园,从大区首长到各省高官都是清一色的法西斯分子。实权派都是自己人,齐亚诺又怎么会担心考察被拒呢!除非里窝那地质勘探所的负责人嫌自己的命太长,想要花式作死一波。

    矿物研究所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研究所,而是隶属于地质勘测所的下属机构,其研究室坐落于里窝那港的南部山脚下。

    齐亚诺来到这里的第一印象就是整个研究所并不大,反而有一些狭小。也许是建筑物过于狭小反而令人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破败感。

    通过与这里的工作人员交流齐亚诺得知到整个研究所的经费并不是太宽裕。政府给予少数的拨款几乎才被用于养活科研设备和收集实验数据之上。与其说这里是一座科研机构,更不如说这是一座自然矿物博物馆。

    在这里齐亚诺真是大开眼界,单单一间小屋子内便放置了几百种矿物样本,有的晶莹剔透如同纯洁的宝石,有的颜色暗淡寒光肃杀。

    据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