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动乱的根源(第1/2页)  意呆的野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从意大利王国从奥斯曼帝国手中粗暴的夺取利比亚后,那片荒凉的土地上就从未拥有过真正的和平。意大利军队依靠海军只能够牢固的控制沿海地区,可到了内陆地区那里的阿拉伯部族依旧抵抗。

    1912年急于结束战争的奥斯曼帝国与意大利王国签署了《乌希协议》,协议规定意大利王国将实际控制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下的黎波里塔尼亚大区和昔兰尼加行省,作为代价意大利将归还包括罗德岛在内靠近奥斯曼海岸的十二群岛,并尊重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宗主权力。

    就是这份不完备的和平协议开启了利比亚的动荡不休,协议的原意只是为了实现和平停火,可并未将黎波里塔尼亚大区和昔兰尼加行省割让给意大利,而是希望如同英国统治埃及一样,仅将统治权委任到了意大利手中。

    心有不甘的意大利王国当然是不愿意接受这份协议的,可遭受来自奥斯曼骑兵沉重打击的陆军,早已是无力再战。要不说一个国家的成功不光要靠不断的努力,还需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就在意大利王国乖乖地准备执行协议时,巴尔干战争爆发了。在欧洲列强的怂恿下,黑山c希腊c罗马尼亚c保加利亚c塞尔维亚纷纷向奥斯曼土耳其宣战,这场战争除了彻底的把整个欧洲拉入到了战争的深渊外,还便宜了弱鸡一般的意大利王国。

    就在奥斯曼帝国将北非的军队全部调往欧洲准备保卫伊斯坦布尔之时,意大利王国趁机悍然撕毁协议,派兵驱逐了所有奥斯曼帝国委任的地方官员及宗教领袖,并派出志愿军协助巴尔干联军与奥斯曼土耳其作战。意大利王国的做法,肯定会导致新一轮的意土战争,可奥斯曼帝国已是外强中干,在巴尔干战争中,这个古老的帝国几乎丢掉位于欧洲的全部领土。

    战败后的没落帝国只能看着意大利违背协议,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哈里发的名义号召教徒,与入侵的异教徒开战!

    精通意大利黑历史并能和大学教授谈笑风生的齐亚诺自然是知道的,得到甜头后的意大利陆军开始疯狂作死之路,先是放纵士兵抢劫来往的商贾,然后瓜分了属于宗教教长的沿海庄园,又紧接着便马不停蹄地向内陆进军夺取阿拉伯部族的牧场。出于报复心理,陆军对胆敢反抗的部族进行无差别屠杀,抢走能看到的马匹牛羊和骆驼,最后陆军联合海军瓜分了利比亚的土地,在北非建立起数个大大小小的总督区,公然将捕获的俘虏充当成奴隶,用于在农场和矿洞生产。

    利比亚的贫穷超乎了想象,贫穷到军队拼命抢劫也无法弥补战争的开销。意大利王国原本的目的便是抢在法国人之前夺取这片土地,从未想过将这里建成第二个意大利王国。

    政府赞助的勘探科考队在利比亚沿岸转悠了两三个月,得出的最重要成果竟然是发掘十字军的沿海据点。没有煤c没有铁c没有油,就连粮食也需要意大利每年倒贴300万吨。拼尽鲜血抢下来的殖民地居然会入不敷出,政府很快遍对开疆拓土失去了激情与耐心,便放任军队在利比亚各种胡作非为。

    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舞台上,从没有阿拉伯人的座位,被边缘化被忽视的部族自然是没有多少强烈的国家和民族概念。这片贫穷的土地教会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无需在乎统治这片土地的是突厥人还是拉丁人,他们在乎的是谁能提供更多的粮食,提供更多的商品,谁能满足他们,他们便服从谁的统治,接受谁的雇佣为其作战。

    稍加以利诱便可间接统治的民族,居然被意大利人活生生地推到了对立面,齐亚诺也是佩服军队的耿直。长达数年的游击战争还未让意大利吃够苦头吗?政府每年都需要多花费数千万里拉用来平定叛乱,维持利比亚的稳定。

    齐亚诺每次想到意大利军队不符合逻辑的作死行为,都会下意识的认为:陆军在养寇自重。

    意大利王国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