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温存的气息(第1/2页)  消失在人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等他走了之后,世界显得更空了,尽管,机场里的人有很多。

    接下来,我就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了下来,把头抵在旁边的柱子上,陷入了一片沉思。同时,还把右手伸了出来,在头顶上轻轻地摸了摸。

    发丝间,仿佛还残留着一丝温存的气息。

    我们,分开的时间尚短,余温犹在。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不会,它终将慢慢地冷却。

    以后,我们还能有什么交集吗?如果没有了,冷却,才是必然的结果吧!

    等他走了,我仿佛才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周小远好像有一点习惯他了。习惯了跟他一起等公交,习惯了跟他一起去798,习惯了跟他一起吃顿饭。可是以后,我是不是要重新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了。

    一个人吃饭,吃饭的时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即使有人跟你说话,八九不离十还是服务员的声音。一个人坐公交,当车子突然来一个急刹车,也没有人试图保护你了。一个人听着刘若英的《当爱在靠近》,却没有人再朝你靠近。一个人去798,遇到不熟悉的画家,只好默默地百度一下。

    脸皮若是厚一点,问一问身边同时观“景”的人,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只是,你要是有这个脸皮,你要是换成了另一种性格的女孩,说不定,也不会轻易地放跑了赵立。

    “你也可以重新寻找下一个‘赵立’啊。你自己都说了,即使没有赵立,还会有下一个男孩。”此时,如果有人这样说,那我又得“赖”自己了。

    曾经,有个女孩跟我说:“像我这种人,假如跟男朋友分手了,很快地就会找下一个。我可受不了一个人。”

    “说不定,不出一个星期就找到了。哈哈。”

    而我呢,却受得了一个人。就是觉得,身边有个合适的人一起生活,真挺好的;若是还没有——那就没有吧。

    不太着急,能受得了一个人的生活,肯定,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一个人的时候,肯定也憧憬过两个人的生活。

    我都想好了,如果赵立跟我表白,我应该会打破距离之类的障碍。毕竟,这障碍是我自己设定的,比父母的设定,更容易打破。

    就这样,我做好了和他在一起的准备,他却没有做好,和我一起继续吸霾的准备。

    他“逃走”了。我却依然坚守在了我的这一方天地;我还是,留在了我的世纪。

    尽管,在北京这种地方,我依然没有生根的感觉。我依然会觉得周小远是在漂泊。

    确切地说,是一个人在漂泊。如果是两个人,漂泊的感觉或许还能少一点。或者说,是少多了。

    在某些人眼里,即便是一个人,若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说不定,漂泊的感觉也能少一些。

    咳,想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人都已经走了!

    片刻之后,我又将脑袋放空了,什么也不去想。

    不知道坐了有多久,突然,微信声响起。是他发来的,还连发两条。第一条只有两个字:小远。(微信里没有句号。)

    第二条三个字:“你哭了?”

    本来,人家都已经不哭了,看到他的微信,眼圈又开始泛红。

    “是黄自新告诉你的?”我问他。

    “嗯。”他说。

    “乖,以后又不是没机会见面了。说不定哪天我就回来看你们了。你也可以来深圳。想来深圳,随时找我。”

    “我知道。”我说。

    “你要好好的。”我又说。

    “你也要好好的。”

    我们都要好好的。

    突然有一些释然了,也没那么难受了。

    他走了。以后,我们的关系还会不会像刘若英的歌里唱到的那样:我们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