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营造师梁尚(第2/4页)  七十二沽风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住在海淀村,梁九将雷家兄弟二人安排在工部样式房当差。雷家的祖籍是江西永修,后来迁居江宁,这雷金玉的父辈雷发达和雷发宣早年即以营造工艺见长,与梁九既是同行又是多年的朋友。

    在康熙初年,宫中的太和殿c中和殿c保和殿等几个大殿需要修缮,工程量大,人手不足,特别是善于营造设计的人才不足,梁九想起在江南的朋友雷家兄弟,所以就禀明上司,将雷家兄弟征调进京,安排在工部执役,参与修建皇宫工程,因雷发达营造经验丰富,善于绘图设计,还有制作烫样模型,放大施工的技术,所以常被委以重任,曾负责主持修复重建了宫中几个重要的殿堂。此后圆明园工程开工,雷发达又被委任为圆明园楠木样式房掌案,负责圆明园工程的总设计。

    因为雷发达集多年的营造经验,将宫廷营造的资料整理汇总,编著有“工部工程做法则例”c“工程营造录”等营造法式,所以人们又称雷家为“样式雷”。雷发达在工部执役直至年七十岁,自觉年老体衰,不堪重任,才向工部提出解役,退休养老。雷发达从事营造一生,为皇家宫殿c园林和寝园的的营造维修耗尽了自己的毕生心血,卒于康熙三十二年,享年七十有四,归葬金陵家乡。

    康熙三十四年太和殿被大火焚毁,由梁九主持重建。梁九虽年老体衰,但还是在动工之前绘制了图样c施工图,还按一比十的比例制作了太和殿的木模型,其形制c构造c装修一如实物,工匠们以此为据建造太和殿。

    当时因缺少大木梁,雷发达之子雷金玉就提出拆取明陵寝殿楠木旧梁充用,被采纳。太和殿建成上梁之日,康熙率百官亲临行礼,正当上梁之时,大梁因卯眼不和,悬而不落。工部长官相顾愕然,唯恐有误上梁吉辰。雷金玉在此时刻,迎难而上,提出自己亲自上去合卯。工部官员急忙拦住,因雷金玉无品级官衔不能担此重任。

    原来工部有规定,宫中大殿上梁合卯之人必须是七品衔才可。皇上闻听,立时将雷金玉召至面前,亲口传旨封雷金玉七品衔,食七品奉,令其上梁合卯。雷金玉叩谢了皇上,袖斧攀上屋梁,斧落卯合,上梁礼成。百官欢欣,康熙大喜,面授雷金玉为工部营造所长班。因此时人曰:“上有鲁班,下有长班,紫薇照令,金殿封官”。

    梁九故去后雷金玉奉旨接过其任职,担任工部的样式房掌案。可知梁c雷两家关系非同一般,没有这层关系恐难接纳他在此学艺。自此梁尚留在京城雷金玉身边学习房屋园林修造技术。

    拜师之后,随师父两年多,服侍左右,始终恭恭敬敬,毫不懈怠,自己又心灵手巧,师傅交代的活总能完美的完成,表现出精湛的木工手艺。工余之时,自己又练习绘画,并在日常细心记下各种建筑的地基c柱c础c梁c檩c椽等各部分尺寸,渐渐的都烂熟于心。尽管自己对师傅的吩咐尽心尽力的办,但师傅始终未传授营造样式图设计和烫样模型制作技术。

    直至第三年头上,有一天师傅见梁尚独自服侍在侧,没有旁人,忽然对他说:

    “你随我来。”

    到了书房师傅才说道:

    “你来此已差不多三年了,我看你行事谨慎c办事稳妥,不事张扬,深得我心,自今后,你跟在我身边,习学营造样式设计图样和烫样放大施工之术。”

    梁尚闻听心中不禁大喜,急忙叩下头去,

    “师傅如此看重徒儿,徒儿定当努力学习,不负师傅厚望。”

    “你要知道,营造师在建筑之前,心中已有了建筑的模型。诚如绘画,在下笔之前已胸有成竹。”

    “是,弟子谨记在心,”

    梁尚回答道:

    “弟子一定要把这营造技艺吃透在心里。”

    自此后,雷金玉设计绘图和制作烫样模型之时必带着梁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