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朱岷遇郑燮(第2/4页)  七十二沽风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情,问元弘:

    “师傅以前可见过这位郑先生?”

    元弘摇摇头,

    “不曾见过,扬州的善书画之人我都认得,这位先生想是刚来到扬州,没听朋友们提起过,待我打听过再说吧。”

    郑燮确是刚来到扬州,因在家乡兴化县谋生不易,生活拮据,没办法,安顿了病妻幼子,独自一人来到扬州闯荡。仗着自己善诗c书c画,到扬州来就靠卖画为生。刚到扬州,人生地不熟,只好在天宁寺借住,开始了卖画生涯。谁知自己只是个穷秀才,没有名气,而且他的画都是梅c兰c菊c竹之类文人画。扬州是万商云集的大都市,商人们崇尚赵公元帅,所以郑燮的画不合世俗,画的再好也卖不了几个钱,常常是一幅画只卖得二三十文,每天为吃住发愁,真是有点入不敷出,举步维艰。这一日卖画之余,到栖灵寺闲逛,无意中碰上高云师徒,聊了一会儿,连叹人生艰难,更不说自己的读书仕进的梦想一时难以实现,感叹一番,回到天宁寺自己的住处。正要进门时,远远有一书生走了过来,冲郑燮一揖,问道:

    “是板桥先生么?学生特来拜访。”

    郑燮连忙躬身回礼,

    “是,学生郑燮,不知先生为何来访?”

    这位书生道:

    “在友人处见到先生的几幅画作,甚感佩服,问明先生之寓,专程来访。”

    郑燮连连摆手,

    “先生抝奖了,请进来说话。”

    二人进来,只见屋中只有一床杌画案,画案上有些笔墨纸砚之类,墙上张挂着几张画稿。门后有一只茶炉,一进来,郑燮即忙着生火煮茶,一边问这位书生,

    “还不曾请教先生尊姓大名?”

    “学生高翔,字风岗,号西塘。”

    “喔,原来是风岗兄,我一来扬州即闻先生大名,还未曾登门拜访,反让先生屈趾先登了,惭愧,惭愧。”

    高翔笑道:

    “我与板桥先生一样,也非常喜好书画,看来先生初来扬州,生活一时有些困顿,我是扬州本地之人,身为地主,对先生有所关照是理所当然的。你我都是依书画为生,乃是一脉,如有为难之处不妨直言。”

    郑燮看着自己这困顿样,只得实话实说,

    “实不相瞒,初来扬州我又没什么名气,书画只值得几十文,不足以温饱,更顾不了家室,实在是惭愧。”

    郑燮一边说着,一边将煮好的茶端上来,二人边喝茶边聊。高翔接过话头对郑燮道:

    “板桥先生不要着急,我看了先生的画,实是立意高雅之作,再加先生的诗文书法亦佳。待过几天,寻机会我带你去见见小玲珑山馆主人,或许于先生有助。”

    郑燮问道:

    “小玲珑山馆主人是谁?”

    高翔饮了一口茶,道:

    “那小玲珑山馆主人是扬州有名的马曰琯c马曰璐马氏兄弟,乃是当地有名的盐商,虽说是商人,人却不俗,也是自幼饱读诗书之人。平日只喜欢与文人墨客相与,其府上坐客十有八九是你我一脉,马氏兄弟又喜欢收藏名人字画,府中藏有古籍字画无数。先生得其相助,必能摆脱困境。”

    郑燮听了恍然大悟,

    “原来那马氏兄弟就是小玲珑山馆主人,前两年我在焦山曾遇到马曰倌,曾有过一面之缘。”

    高翔点点头,

    “那就更好了,有了马氏兄弟出面,先生的画就不愁卖了。”

    郑燮面露喜色,向高翔拱手道:

    “那就先谢过风岗先生了。”

    转过话头郑燮又问高翔:

    “风岗先生与栖灵寺僧元弘相熟么?”

    “你问元弘禅师么?那是我多年的相识了。怎么,先生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