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知县访民情(第2/4页)  七十二沽风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支来到直隶宛平县,查日乾年轻时来到天津,在张霖那儿做盐伙。查日乾善于经营为张霖看中,后来分开自立,不到十年已成津门巨富,到雍正初年,已可与张家并驾齐驱了。后来张霖被革职,查家也受到牵连,虽然如此,查家生意却没受影响,仍是日益兴隆。查日乾便成了天津首富,要不然怎么能修得起水西庄呢。”

    徐而发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三个人说着话,信步来到宫南大街。这宫南大街依娘娘宫相对方位叫起。娘娘宫是天津特有的称呼,原是船民供奉妈祖的庙宇,江南闽c浙c粤一带叫妈祖庙,独天津称之为‘娘娘宫’。宫前这条街以宫门为界分别叫做宫南大街和宫北大街。街上多是经营年货c杂货的铺子,此外钱庄c当铺c文具c纸张c古董玉器店铺一家挨一家,是个挺繁华的去处。信步来到庙前,有一小小广场,两根旗杆高立于庙门两侧,约有十来丈高下,旗杆顶上的柱头乃是铜鎏金的,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金光,十分耀眼。庙门正对着是两层的戏楼,是年节c庙会之时唱戏之处,庙门北侧有一座跨街楼,那也是供奉神道之处。三人进了庙门,两廊的四大金刚手持神器横眉立目给人以威慑之感。左手偏殿供奉的是火神祝融,右手偏殿供奉的是龙王。甬道两侧的空地上有一些小贩,有卖药糖的,有吹糖人的,还有一个画糖画的,引的一些小孩子吵着要大人给买。一个带着墨镜的算命先生坐在马扎上,令人看不出是真瞎还是假瞎,身边的招幌上写着‘张铁口算尽人间祸福’,手中拿着一块石板,用滑石条在上面乱画着令人看不懂的图案。旁边的空地上一个打把式卖艺的,赤着肩膀,手里举着不知什么膏药挥舞着,嘴里不停的向围着的人说着什么。三人不看这些,迈步进入正殿。正中大殿就是妈祖娘娘的正殿,妈祖娘娘正襟危坐,慈眉善目,面露微笑望着下方,两旁站着侍女,执着扇盖。徐而发自庙祝手中接过三炷香,在旁边的香烛上点燃,高举过顶,默祝了一番,将香插入香炉。施礼毕,掏出一把铜钱放下算作香火钱。向右手看,还有一龛,里面端坐着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回身问庙祝:

    “这里供奉的是哪位尊神?”

    “这里供奉的是王三奶奶,专管求子的,你看王三奶奶旁摆了这么多娃娃,都是给求子的准备的。”

    原来天津风俗,男女成婚之后就要到这儿拜神求子,要趁庙祝不在之时,用红绳儿栓个娃娃抱走,称之娃娃哥哥,以后生了儿子就以娃娃行大,生的儿子行二,所以天津称呼人不能叫大爷,而是叫二爷,大爷是娃娃哥哥。听到此徐而发不禁莞尔,

    “这也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民俗了,在别处还真没见过这样的习俗。”

    谢过庙祝,三人出了庙门,往北走,不远处有一古董店,徐而发心中一动,停住脚步,看古董店三间门脸,门上匾额书“云峰斋”,门两侧有一副对子,上联是“夏鼎秦砖赵国壁”下联是“唐诗晋字汉文章”进了门,只见店堂安排的极是典雅,迎面墙上挂的中堂是一幅山水,两侧是一副对联,“翰墨书千秋青史;妙笔绘万里河山”下面是紫檀的条案c八仙桌c椅,旁边的卷缸里放着十数卷画卷。看左手博古架上摆的是铜鼎彝樽c官窑瓷器,右手的博古架上摆的是牙雕c玉器,弥勒c观音像。一位老者见进来客人,急忙站起相迎,

    “先生请进,需要点儿什么?”

    “你这里有什么好东西拿出来瞧瞧。”

    “先生您是喜欢书画还是瓷器?”

    “看看字画吧。”

    “那好,我们这正收了几幅字画,请先生过目。”

    说着自身后柜中取出几幅字画,展开一幅,是一幅山水图,看题款,是前朝文徵明晚年所做。看笔法c墨色c属款c印章以及纸质装裱当是原作无疑。又看了几幅,都是前朝的字画。徐而发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