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沧海桑田(第1/2页)  梁山风云之英雄出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晁灵穿越到梁山这一个月来,所有梁山好汉他都见了个遍,有些人他实在是不敢恭维,最典型的就是这个王矮虎,身上简直找不到半分好汉的影子,活脱脱就是一个大土匪,贪财不说还极其好色,见了女人就走不动道,除了母大虫顾大嫂c母夜叉孙二娘等少数几个姿色差些的狠女人他不正眼瞧以外,其他随军眷属每个他都要上前搭讪一番,能摸一把就摸一把,实在摸不了也要狠狠地意淫一番。就连呼延平那样含苞待放的少女他都不放过,每次见了都要猥琐地上下扫射半天。

    最让晁灵恶心的是那个两眼血红的催命判官李立,最大的嗜好就是吃人肉,随宋江上了梁山以后,死性不改,隔三差五就偷跑下山,找个人杀了烤着吃,最后终于让晁盖发现了,在刑场上即将斩首的时候,被宋江哭嚎着给救了下来。

    当然,梁山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名副其实的好汉,公孙胜的沉稳,林冲的儒雅,鲁智深的豪放,,武松的刚烈,李逵的憨直,呼延灼的严谨,徐宁的含蓄,花荣的清秀他们给晁灵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晁灵兄弟,上我这条船!”阮小七站立船头,热情招呼晁灵。

    自穿越过来以后晁灵整日在山上养身体,这还是头一次下山。他坐在船上和阮小七东拉西扯攀谈,眼睛却望向浩瀚的湖面。

    据史料记载,梁山泊之所以有八百里的湖面,是因为黄河多次在滑州决口,由于巨野泽南岸淤高,洪水逐渐北移蓄积到巨野泽北岸的梁山地区,因而形成了大面积的湖泊。

    晁灵目光所及之处,但见湖光峰影,烟波浩渺,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三三两两的渔船穿梭荡漾在芦苇丛中,渔歌唱和,笑语盈盈,竟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小七哥,咱们大军船队经过,那些渔民好像一点都不害怕的样子。”

    阮小七奇怪的望着晁灵说道:“听你这一问好像你是外来的一样,这附近的渔民何时怕过咱梁山啊,他们只害怕官府,对咱梁山亲着呢,官府禁止他们打鱼,梁山却保护他们打鱼,他们视梁山如再生父母呢!”

    晁灵一张脸瞬间涨的通红,他连忙扭转头去看那一望无际的芦苇,但见茂密的芦苇颗颗如长剑一般昂首指天,随风任性摇摆,野性十足,更有数不清的港汊纵横其中,几万人钻进去连影也看不见。

    难怪梁山群雄身处州府的包围之中依然活得逍遥自在,这浩瀚的湖泊,一望无际的芦苇,正是梁山的天然屏障,有阮氏三雄c李俊c张顺这批精通水性的人守把,官军纵有千军万马也只能望洋兴叹。

    “若是这湖泊永不干枯就好了,可惜呀!”晁灵想起几百年后这里将变成一片平滩,一滴水也没有,不觉黯然神伤。

    “晁灵兄弟,你这不是瞎担心吗,这么大的湖泊怎么可能干枯呢?不可能的!哈哈哈”阮小七大笑起来。

    晁灵看了一眼阮小七没有说话。史料记载,这里到清朝时就一滴水也没有了,完全成了平陆。1128年,南宋将领杜充为了阻挡金兵南下,扒开黄河大堤,使黄河改道,由泗入淮,造成梁山水源断绝,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到清朝康熙时期,这里就彻底变成了平陆。

    唉!沧海桑田,世事变幻莫测,有些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出征大军走远,送行人群各自散去。

    吴用见左右无人,悄声对宋江道:“有一事不敢不报公明哥哥知道。”

    “何事?”宋江疑惑地望着吴用。

    “昨夜有聚义厅前侍卫密报,昨夜聚义厅前的大旗旗杆被骤然而起的狂风吹折了。”

    宋江吃惊地睁大眼睛,“竟有这等事?为何不早报?”一边说一边向大旗望去。

    “旗杆我已连夜命人换过了。我未提及此事一来怕动摇军心,二来生恐晁天王动怒啊。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