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朱儁之死(第2/3页)  季汉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宦官之害,以死切谏,恳求皇帝不要重用宦官,要亲近贤能正直之士,决不可重现宦官之祸。

    王翊那个时候也凑了个热闹,上书言事,不过他说的就更加直接与激进——中官有很多都是经过阉割而入宫的,这种手术残忍而不人道,有违物种天性;而因为肢体残缺,这些宦官很容易在心智上出现扭曲,做出祸国殃民的事情。建议皇帝使用正常人担任内官,同时禁止使用宫刑。

    这些建议,其实王翊早就想提出来,但一直没有机会,此次皇帝意图培养中官的行为,给了王翊一个契机。

    王翊的上书引起了激烈的反响,一时间朝臣们碰面便讨论王翊的上书,但如此剧烈的改变,朝臣自然意见不一,皇帝也绝不可能同意,所以没有得到通过。王翊得知此信,倒并不沮丧。来日方长,有得是机会。

    不过不管怎样,皇帝教宦官读书的大规模的行为暂时是停止了,但他还是列出了几本书名,要求宦官们时时修身养性,砥砺品德。这种事情,朝臣也就没有理由反对。再说,当初宦官之中也不全是党人的敌人,所以大臣们也就没有纠缠不舍。

    皇帝打算以刘表接任司徒的打算还没有实现,就接到了大臣们推荐王翊顺位接任执金吾的上书。刘协正头疼着该怎样应付过去的死后,朱儁之子朱符进宫求见皇帝,报告朱儁病危的消息。

    刘协得信大惊,连忙令人备车,前往朱儁府邸探病。

    朱儁性情刚烈不屈,听到侍从禀报皇帝前来探病的消息,硬是撑着病体,出到客厅中与刘协相见。

    刘协见昔日虽满头白发犹然威武雄健的朱儁几天不见,病情就恶化成了这个样子,又联想到朱儁护驾之功,不由得悲从中来,却强忍着不落泪,令人扶朱儁到床上躺好。

    朱儁道:“臣出身寒微,有幸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家出力,一朝一夕不曾懈怠。可惜才能不足,以至于纲纪凌迟,国家动荡。臣本以为将抱恨而终,不想天意不绝炎汉,李、郭诛戮,陛下得还于旧都。如今朝廷颇有生意,四方不臣者渐以削平,如能长此下去,大汉必定可以复兴。能够看到今天,臣虽死,也没有遗憾了。”

    刘协握住朱儁的手,道:“大将军岂可轻言‘死’字呢?朕还等着大将军病愈,帮助朕兴复大汉呢。”

    朱儁无声地笑了笑,道:“陛下,人必有一死,但臣自问已经为大汉竭尽全力,所以可以死得问心无愧了。”

    刘协终究年少,忍不声泪俱下。

    朱儁竭力坐了起来,颤声道:“臣将死之际,还有几句遗言,陛下愿意听听吗?”

    刘协连连道:“大将军请说。”

    朱儁道:“臣自认为颇能知人,刘备虽然权势煊赫,但臣知道,他是个宽厚有德、善于用人的人,足以为国家扫平四方、举贤用才。但臣也知道,为人臣者一旦权柄过重,权欲自起,难免有不臣之事。所以陛下既不能不用刘备,也不能让他独掌大权。”

    刘协用力点头,表示记住了。

    朱儁继续道:“陛下天性仁惠,是聪明之主,但请陛下千万记住,用人首在用德。当初孝灵皇帝用宦官以制衡党人,不能说是错,但却用错了人,曹节、王甫等人心术不正,借此机会为自己谋取私利,损害国家。这样的事情,陛下千万要避免啊。”

    刘协心里明澈,不忍再让朱儁受累,便让他躺下休息。朱儁方一躺下,便昏迷过去。

    医者连忙上前,查看一番,叹息道:“大将军气息微弱,怕是怕是大限在近了。”

    朱符听了,涕泪横流,向刘协拜道:“请陛下准许家兄来雒阳,送家父最后一程。”

    刘协道:“理当如此。”他沉默一阵,道:“把大将军的病情告诉百官,让他们抽出点时间来看看大将军,送大将军一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