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章 整顿国内(上)(第1/3页)  汉秀雄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臣听闻明君在执法的时候都以仁义为休,仁者爱人,为君之道仅在于一个义字,倘若关爱老百姓们就得去除残暴,理政的人则主要是清除混乱局面。”

    “使用刑法就得量力而行,就像五帝时期有流,殛(ji)放,杀这样的刑罚,三王时期有刻肌这样的刑法,因儿被孔子称为仁者必有勇的观念。”

    紧接着又说:“高祖受天命诛灭暴秦平定天下,从而制定律法是非常合适的选择,文帝时期实行宽容政策,废除残忍的肉刑和连坐之法,武帝时期国力达到昌盛,财力有余。”

    “征伐远方的不服从者,曾多次发兵,导致那些有功劳的人犯法,还有那些奸滑狡诈之人从中作梗玩弄权术,故而他们藏匿在逃囚犯。”

    “从而制定律法惩治那些隐瞒不报的下级官员,宣帝时期聪明而且方直,把国内治理的恰到好处,没有发生过任何不守国法的人员,得到了天下老百姓们的称颂。”

    “到了哀平二帝时期,因为皇帝的年龄比较轻,在处理国事的问题上经验有些不足,难免有些寡断,丞相王嘉好心办坏事,私自废除先帝的律法。”

    “最终导致数年之内有百余起触犯国法的案件,有的不便于审理,还有的直接敷衍了事,臣列举的历朝刑法有好处也有坏处。”

    “臣认为陛下您威望品德端正,拯救乱世于苦难之中,其功劳超过文武二帝,德行完全可以和高帝相提并论,不应该遵守以前的规章制度,应该把先朝那些好的刑法保存下来,纠正得与失,”

    “命令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筛选,制定不变的典章制度,实行不被永远废除的律法,此乃天下人的幸事,应该把这件事情交给三公,廷尉来审议。”

    建武帝听完此番言论非常高兴,并微笑道:“太中大夫说的言之有理,马上命令三公和廷尉操办此事。”

    群臣上奏也说:“以前律法当中有比较残忍的刑,所以人们都很畏惧法令,现如今律法又有些轻薄,故而又出现了不少犯法人员,应该及时修订新的律法。”

    建武帝听完这个建议后觉得言之有理,随即询问朝臣们有何别的看法?尽管说出来。

    这时光禄勋杜林站出来手持笏板说:“臣有不同的看法,我大汉朝刚刚初立,还是先按到先朝的律法来执行比较稳妥,也不全部沿用,只把那些苟政就可以了。”

    梁统解释道:“陛下,臣刚才所奏之事并非严酷的律法,该重则重该轻则轻。”

    建武帝对于这两种相反的建议考虑再三过后决定实行宽容政策,两种建议个采纳一部分,即刻命令三公和廷尉审议。

    “臣等紧遵圣命,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一个好消息,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贾丹看清楚了天下局势,杀死在此驻军的贾览向汉政权投降。

    还有那些与汉政权为敌的三万士兵们也投降了,这样一来,卢芳实力上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代价。

    面对这样的结果,就想请求匈奴派兵来帮忙,呼都而尸道皋若提单于也看清楚了中原图带什么样的局势,不愿再出兵协助卢芳了。

    这个时候南阳郡太守杜诗,就是发明水排的那个人病逝了,司隶校尉鲍永说杜诗家中无余财,居住的房子很简陋。

    建武帝知道这个情况后看在杜诗为农业界取得成就的份上,下令当地官员进行安葬,丧葬费由朝廷出,并且赐予绢帛两千匹。

    就在这个时候边关临洮(今甘肃省定西市)紧急来报说,羌族之一的先零羌部落兴兵两万入侵。

    建武帝得到这个情报后立刻册封马援为陇西太守,并且带兵前去抗敌,马援竟然只挑选了精锐步兵和骑兵三千人。

    另派扬武将军马成协助作战,当马援带兵来到边关临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