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章 天下归于一统(第1/3页)  汉秀雄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是旁边有一名汉兵说要不要把此事禀报给吴盖臧三位任意一名顶头上司,冯骏认为这件事情不用上报给上司。

    因为田戎九年前就曾与大汉朝作对,以前是贼寇秦丰的部将,现在又变成了公孙述的部将。

    倘若现在不处决自己也很难保证田戎会不会趁此机会逃跑,那样的话必定会生出许多祸端。

    即便今日杀了田戎,吴盖臧三位将军也不会怪罪下来的,立刻将田戎的脑袋咔嚓滚落在地。

    公元35年,建武十二年春。

    吴汉带领着本部人马与蜀将魏党,公孙永战于鱼涪津(今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展开火热的厮杀,兵器和战马阵阵作响,激战过后大败蜀军,接下来带兵进围武阳。

    吴汉自言自语道:“上次你们让我兄弟岑彭丧命于此,今日我就拿城池为我兄弟陪葬。”

    当公孙述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派自己的女婿史兴率领五人马前去救援。

    吴汉与诸位将军商量好作战策略,其实也早就想到蜀军会来,所以就偷偷埋伏在路上。

    当蜀将史兴带兵刚来到武阳境内的时候就遭遇了埋伏,结果指挥失当不慎在乱军之中身亡。

    与此同时,那五千蜀兵也被汉军所灭,大部分蜀郡的州县官吏们知道这个情况后打算都坚持自守。

    接下来吴汉和臧宫带领着将士们向广都进发,片刻过后顺利拿下城池,然后再派遣轻骑部队到益州焚毁市桥。

    这时武阳以东的几个小县城害怕而投降,这个消息传到益州后大部分蜀将都感到惊恐万分,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有背叛的。

    公孙述对此事非常气愤懊恼,在生气之余将这些叛军们的家眷全部诛杀,可即便如此,也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你说这些叛军们是不是傻?

    临走之前为何不带着家眷一起逃跑,也不想想这是在谁的地盘上,怎么会轻易带走家眷呢?

    再一个就是,这样目标太大不便于脱身,这个时候的公孙述得到了一封建武帝写给自己的劝降书。

    这封劝降书中写道:“前几年朕就给你下达过多次诏书,并且向你也开始过恩信,请你不要以来歙和岑彭的死而感到自疑,若是你今日亲自前来京师的话则家族无任何损伤,假如你还迷惑不听劝告那就等于向虎口迈进。”

    “到那时候你即便很痛苦,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蜀郡的将帅们都很疲倦,那些吏士们都很期盼回归家乡,不愿意长期屯兵相守,诏书就给你下达这一次,不再给你多说了,还是刚才那句话,你若是亲自前来京师则家族性命全保,朕绝不食言。”

    此时吴汉接到朝廷下达的诏书后还是按照自己的策略形事,带领着步兵和骑兵两万余人直逼公孙述的老巢,行驶到十余里的地方停下了。

    并且在此建造后方根据地,然后吩咐副将刘尚率领万余人屯兵于江南,这个消息传到洛阳后建武帝大为吃惊。

    即刻写诏书:“朕给你下过许多诏令,可谓是千条万端(这就是此成语的由来)目前的状况为何又乱套了,你轻敌深入暂且不说,你怎么又有刘尚分为两个阵营。”

    “万一遇到事情紧急的情况,两路部队恐怕很难救援彼此,蜀军若是集结兵力攻打刘尚,他要失败了,你必败无疑,幸亏现在无任何损失,你赶快和刘尚取得联系,然后一起退守广都。”

    汉军分为两个阵营的消息传到益州后果不其然,公孙述派部将谢丰和袁吉率领十万余人分为二十个营寨,以此牵制住汉军进入益州境内。

    蜀兵一路向吴汉发难,另一路万余人蜀兵前去截杀刘尚,这个举动就是让两路驻扎的汉军不得相救。

    当时的场景是吴汉与蜀军相互激战一日,最后处于弱势败下阵来,并且受到蜀将谢丰的围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