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3章 罗通(第1/2页)  唐朝好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唐朝好驸马最新章节!

    至于杨二,首先要说的自然“开凿大运河”。首先,运河在隋之前就已经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杨二在疏通原先老运河的同时,又开凿新运河,将其连通起来。

    罗信的老家在余杭,他虽然没有去过扬州,但余杭的运河也是杨二下令开凿的。只有生活在大运河身边的人才知道运河带来的便利,同时还有运河所蕴含的文化。

    除了运河,自然还有完善科举制度,杨二其实也是个“文艺”青年,只不过这个文艺青年出了“文艺”之外,还有点“暴躁。”

    杨二与李二生活在同一个年代,而且两人还是亲戚;一个是明君典范,一个却是昏君代表。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度”的问题。

    当然,史书都是后人写的,特别是文人,文人的尿性就不用说了。

    罗信至今还记得那个历史老师天天会来上一句古诗,“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说远了。

    罗信正思索间,就听到前面传来了马蹄声,不多时就看到一个年轻英武的男子快马而来。

    男子一出现,罗信发现边上的那些士兵脸上的表情都变了几分,他们相较刚才显得更加肃穆,眼神当中更是迸射出精芒来。

    看样子,他就是通定镇的都尉,罗通了。

    罗通策马来到罗信面前,这时候高阳公主突然特意看了罗信一眼,又看了看罗通,然后对着罗信说:“哎,我发现这家伙长得跟你有一点像哎,你们都姓罗,他不会是你失散多年的弟弟吧?”

    罗信翻了翻白眼,知道高阳公主这是在开玩笑,身为当事人罗信对于路通是否像自己他并不清楚,但是好像在电视剧里,罗成的确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叫罗通。

    罗通对着罗信抱拳道:“在下罗通,敢问阁下可是牧云校尉罗信?”

    “正是。”

    得到罗信的确认之后,罗通不由得笑了,他的笑容当中却是透露出一丝让罗信见了有几分亲切的感觉。

    这两人相视一笑,边上的高阳公主是更加确定他们俩是兄弟。

    很快,罗通就请罗信和高阳公主二人进入通定镇。

    进入通定镇,罗信发现城里并没有如陆庄的人所说那么空空荡荡,反而挤了很多人。这些人在看到罗通的时候,纷纷对着他行礼,还有很多小姑娘暗送秋波。

    罗信发现这些百姓有些看上去风尘仆仆,略显慌乱,而且有一些挤在角落里,似乎是刚刚进城的。

    罗通见罗信一直在观察四周的百姓,当即解释说:“根据探子情报,高句丽那边近段时间有所动作,我担心他们会对百姓不利,就将一些没有城垣保护的百姓迁入城里。”

    罗信点点头,对着罗通说:“罗都尉为国为民,着实让在下钦佩万分。”

    “哪里,罗校尉谬赞了,我这也只是尽自己所能而已。”

    “喂,我说你们两兄弟能不能不互相吹捧了。”高阳公主撇了撇嘴,“既然你已经知道高句丽人要打过来,那怎么还不做好准备,陆庄那边都已经出现高句丽的骑兵了。”

    高阳公主的话,让罗通愣了一下,他当即扭头看向高阳公主:“李都尉说的可是真的?”

    “废话,不然我们两个来找你干什么,就是通知这件事。”高阳公主看了左右一眼,又说,“你这通定镇一共有多少守军?”尽管高阳公主说话的口吻有些傲气,但罗通所关注的点显然不在这里,他连忙说:“通定镇有正规军一千来人,受过训练的民兵五百。虽然人数上抵御金仲的五千精兵没什么问题,但问题就在于我们的武器

    装备实在太差,很多都是将农具熔炼了之后,重新铸造而成,杀伤有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