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刘邦做皇帝(第1/2页)  重生韩信之征战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薄姬也在安慰着萧羽。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服侍三人沐浴的宫女们,都十分的羡慕两个妃子。

    这几个宫女包括了晚上向皇后问话的那个宫女,她叫喜儿,颜值相当不错,但皇帝好像对她视而不见,她恨不得进去浴桶,跟皇帝~鸳鸯戏水。

    这天晚上,韩信十分神勇,连御二女。薄姬的技术相当不错,这是韩信调教出来的;而萧羽因为担心父亲安危,愁眉不展,完全是被动。

    11月初一,韩信正式发布征兵的_诏令。

    在大唐范围内的各个郡县都设有征兵处,百姓们以参军为荣,踊跃报名,兵部的人每天都在忙碌着。

    11月初十,是刘邦回到栎阳后的第二天。这天,刘邦举行了大朝会,正式称帝。封吕雉为皇后,封萧何为左丞相,封张良为右丞相。

    发布过诏书后,刘邦问萧何:“萧丞相,朕命你筹集粮草,事情办得怎么样?”

    萧何说道:“启奏陛下,臣已经派出大批人员去到齐地,向齐地的百姓和韩信购买粮食,粮食即将运回栎阳。但韩信答应出售的数量,加上向齐地百姓收购来的粮食,只有汉国渡过饥荒所需数目的一半。至于粟米种子,韩信回复说可以完全满足要求。”

    为了购买所需粮食,萧何准备动用府库的所有钱财,还包括了夺取江东之地后收缴得来的钱财,但韩信就是不完全满足他的要求。

    刘邦大怒,说道:“什么?只有一半?仅仅是大汉的几十万军队,就要消耗粮食总数目将近一半,你萧何不是很能治国吗?这点事情都办不好,真是没用。”

    萧何说道:“陛下,臣已经再给韩信写了书信,恳求韩信多出售一点粮食,也会再想其它办法。”

    虽然因为张良的劝谏,刘邦虽然暂时忍住没有杀萧何,但已经不像以往那么尊重他了。

    从10月份下旬开始,在推广种植新式粟米的地区开始闹起了饥荒,百姓在第二季粟米中颗粒无收。虽然不少农户还种植了其它农作物,但这远远不足以支撑至明年第一季粟米收成的时候,况且百姓饿着肚子,根本没有气力去耕种农作物。如果家中有善于捕猎的男人,还可以以此来缓和粮食危机,但这类农户只是占少数,大多数农户还得依靠官府的赈济来活命,要不然恐怕会有一半的百姓饿死。

    就在刘邦发布称帝诏书的前一天,在临淄的韩信收到了岳父的书信,萧何在信中以跪求的口吻,恳求韩信再帮帮岳父,再多出售一些粮食。

    韩信看着亲家的份上,勉强同意多出售两成粮食给萧何。

    从11月开始,在洛阳c荥阳一带,在魏地,凡是比较接近关中的地方,在前往关中的官道上,陆续出现了一种景象:一批批的百姓,带着行李,拖家带口地前往关中。

    百姓为什么会前往关中?是因为汉国官府连哄带骗c加上恐吓的性质,让百姓们赶去关中。

    许多百姓第二季粟米没有收成,官府对百姓他们说,要进入关中后才能领到官府的救济粮食,并且能分配到更多的耕地,能得到高产粟米种子。如若不去关中,不仅不会有半点救济,还会受到惩罚。

    在这两个地方,大约有一半的百姓决定了遵从官府的号召,出发前往关中。首先进入关中的,是离关中最近的洛阳c荥阳一带的百姓,每天都有大量百姓从函谷关进入关中。

    在汉军刚夺取的江东地区,刘邦根本没有在这里设置官吏,因为函谷关以东的地区都会守不住,所以不会把资源浪费在这里。

    但楚国地区的百姓,并未有人迁徙到关中。

    第一,江东离关中太远,靠徒步行走的百姓,要到达关中谈何容易;第二,江东的百姓很仇视刘邦,不反抗已经算是很好了,怎么可能听从汉国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