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424章 人才最重要啊!(第2/3页)  斩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于只会空言清谈的无聊人,宋应星太实在了。他搞的这些东西都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基本面,属于能大幅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学术著作。大明朝廷里那些进士学士凑堆,也抵不过他根寒毛有用。

    宋应星出生于1587年,目前才三十岁,正是青壮时期。可他这会还在江西九江府白鹿洞书院读书,距离天津有点远。周青峰又没办法亲自去,只能让手下的叶娜驾驶三翼机去九江——能劝来就好好劝,有啥要求让他随便提。他若是不为所动,绑都给我绑来。

    叶娜去了好几天了,却直没消息回来,也不知道找到人没有。好让人心烦。

    第二个要绑票,不……,要请来的人才是谁?

    徐霞客。

    这位老兄跟宋应星同年,虽然他不是技术人才,可他干的事比搞技术的还稀缺。他称得上是地理学家,‘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西方列强在对外殖民的同时也在不断探险,国难道不应该去埃及挖挖法老墓?去复活节岛看看新奇?去美洲圈地盘?

    周青峰倒不用把徐霞客找来,他想给对方送些学生,并且资助其跑遍华的每寸土地。徐霞客大可以把他去过的所有地方都记录在他的游记当。假以时日我们就可以翻出他写的书跟外人讲——看见没?书上写的清清楚楚,这块地可是‘自古以来……’的啊!

    徐霞客现在才三十岁,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东跑西跑。他可以乘坐蒸汽船去东南亚和澳洲啊,可以乘坐三翼机去北极啊,可以跨越大洋发现新大陆啊,还可以远涉重洋到旧大路记载下欧洲那些没羞没臊的白皮猪呀。他肯定乐意,对不对?

    世界那么大,我们应该去走走。

    只要徐霞客写进书里的就是我们的领土。

    有理有据,可不是我们欺负人!

    国的科学家还是很多的,人才遍地都是。能不能用好他们,就是统治者的责任了。周青峰翻遍史书找人才,很快就找到了徐光启——这位老爷子今年快六十了,好像就在京城。

    相比其他几位只学习了本土知识的科技人员,徐光启的眼界就开阔多了。科学就是要多多碰撞交流的,泰西的科学技术正在发力,人才辈出。国也需要有人去了解世界,徐光启正是领军人物。

    周青峰大喜,连忙把王鲲鹏喊来下命令:“给我想想办法,毕恭毕敬的把这位大才请到天津来。家有老,如有宝。老爷子年纪大了,千万别惹恼了他。大不了绑票他的儿子孙子什么的,定好好的劝。听明白了吗?”

    王鲲鹏点头,领命而去。可过没两天他就传回消息,说徐光启原本在詹事府挂职。可前不久这位老爷子突然就被重用了,目前是詹事府的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督连新军——人家现在是实权大官,这只怕是不太好劝的。

    现在泰昌皇帝上位,将原本的蓟辽总督薛三才革职查办,新任命了大理寺左丞熊廷弼为蓟辽总督,统领京畿大军。这位老先生上任就雷厉风行的处决了十几个作战不利的明军将官,就连杜松都被他脚踢开给弹劾到罢职,重新提拔了大堆敢战的年轻将领。

    徐光启这会算是给熊庭弼配合,两人干的挺不错。

    周青峰挠挠头,对这个状况也没办法。现在徐光启是明廷的重要官员,接近都难,更别提绑票了。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问道:“徐光启有个学生叫孙元化的,这家伙在哪里?”

    “孙元化就在我们天津。”

    “啥?”

    周青峰激动的莫名其妙。

    王鲲鹏顺势说道:“属下在京城方向也收买了不少探子,加之马可世马局长在京城的旧识极多,打听点消息易如反掌。徐光启受明廷首辅方以哲的提拔,他便顺势举荐了自己的学生孙元化。可不知怎么的,孙元化不在京城好好待着,他竟然跑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