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九月九(第1/2页)  大宋之双面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转瞬即逝,李哲在充实的教学生活中迎来了九月九重阳节的这一天。万通也如约而至,驾着马车来到李哲所住的小院。

    万通进了小院,见前院竟无一人在,显得十分寂静。正当他纳闷之时,一妇人恰好从侧房而出,手中拿着一竹篮。万通见状,便上前问道:“请问公子是否在家?”

    那妇人指着被李哲改造成学堂的西厢,回道:“公子在那教人读书念字呢,你去那找他吧,我还得去集市买些菜回来。”

    那妇人说完也不与万通细说,便出门而去。

    万通只得顺着妇人所指的方向而去,果然听到了些读书声,而且读书声离他越来越近。他顺着读书声来到一间小屋前,他从侧窗往里一望,便看到公子正在教他的那两个随从读书认字。只是让他惊讶的是文花居然也在里面,她正伏在书桌上拿着笔不知在写些什么。

    过一了会,万通这才回过神来。他轻轻敲打着侧窗。李哲听到声音,朝着侧窗看去,见是万通,便放下书,走出小屋,向万通问道:“万通你来可有何事?是打听到李易安的消息了吗?”

    万通摇头道:“公子可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李哲在心中算了下时间,这才醒悟道:“今天是九月九重阳节,该去见识见识那一年一度的歌姬大赛了。你等会,我交代一下事情,便与你一同去。”

    李哲说完便返回屋里,称自己有事要出去,要众人温习以往的功课。当李哲交代完后,出来只听到里面一阵久违的欢呼声,他不禁笑着摇了摇头。

    李哲与万通一同来到了汴河边上。只见此时,汴河岸上已被人围得里三成外三成。以聚在其中的人的相貌与着装来看,大多是些年轻公子与儒生。李哲指着人群对万通问道:“万通,你说这画舫能装下如此多的人吗?”

    万通笑了笑,回道:“公子,不止是一艘,是将十几艘画舫用锁链连起来的。”

    李哲点了点头,叹道:“原来如此。”

    正当此时,李哲的背后传来一声惊讶声。“庆之,你怎么在这?”

    李哲回头一看,两个儒生打扮的人站在他身后,一个是他认识的曾恒,另一个愁眉苦脸的儒生却从没见过,想必是这曾恒在那国子监相交的朋友吧。

    李哲笑了笑,回道:“怎么,我就不能在这吗?我在这的缘由想必与两位在此的缘由一致吧。”

    曾恒听后也跟着笑了笑,拉着身旁的儒生,介绍道:“庆之,来,跟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在汴京认识的好友赵明诚赵德甫,其父是吏部侍郎赵挺之赵大人。”

    李哲拱手道:“在下杭州李哲李庆之,幸会幸会。”

    赵明诚无精打采地回了回礼,曾恒见此便向李哲解释道:“德甫近日精神萎靡,你可不要介怀。”

    李哲看向赵明诚问道:“哦,不知赵公子是遇到何难事了?在下不才,愿为公子排忧解难。”

    赵明诚见此,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礼。忙拱手回道:“多谢李公子好意,此事他人也帮不上忙,就不劳公子挂心了。”

    曾恒在一旁,指着胸口道:“庆之啊,庆之。这事你可帮不了德甫,德甫是这里受了伤。”

    李哲见此便知这赵德甫乃是受了情伤,此事外人的确帮不上什么忙,也便不再继续追问。

    忽然听到一阵欢呼声从前方响起,李哲等人这才停下对话,向前方望去。只见一艘艘画舫从远方驶来,向着他们所在的码头而来。

    此时这万通才敢出声对着李哲说道:“公子,小人就在此处等诸位回来。”

    李哲回道:“这怎么行呢?你不也是一直想上去看看吗?你放心,你的登船费我一并出了。”

    随后众人跟在人潮后方,也交了钱上了其中一艘画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