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私闯宫禁(第1/3页)  神矢飞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乾清宫中,王安侧坐在皇上边上,皇上在灯下看着奏折,福乐春、陈如海一班太监侍立一旁。

    皇上看完奏折,凝视集思一会,笑问王安:“王安,杨应龙这小子给好不见好,攻州破县,还杀了我贵州巡抚,不剿灭他简直太有损我大明中央的尊严了。派兵征剿呗,这还等什么?”

    王安诚惶诚恐地说:“皇上,如此军国大事,还是请皇上朝堂上决定吧。”

    万历不以为然地说:“怎么,我怕担担子?这是正事呀,你怕什么?是朕这么久不上朝,大臣们有什么非议吗?”

    王安只得如实说:“皇上,大臣们说什么的都有,还有许多憋在肚子里没说的。”

    万历淡然一下说:“大臣们也是读书人出身,怎么就不懂朕的无为而治?无为而为是治国的最高境界,不是怠政,不是不作为。朕君临天下,要做道德圣君,天下的表率,我大明一班大臣也是宁死也要捍卫道义之臣,君臣争论,难有结果,朕若因为论争杀了大臣,会落下个昏君的骂名,朕不杀他几个,这帮人不会闭上鸟嘴,结果什么事都办不成。真是两难啊,所以朕只有这个办法,这就是避而远之。”

    躲在宫帘围幔之中的魏忠听到这里,心忖:原来我只以为万历是个缺乏情商,爱与大臣斗气使性的书呆子,如今听了他这番表白,方知他除了中儒教的毒,还中了道教的毒。当道德圣人,鼓吹无为而治,本是君王忽悠臣子听话叫臣子不争权的,君王怎么自己也信这一套?这都是臣子教出来的皇上的通病。张居正教皇上再怎么教,不过以臣子之腹度君王之心。君王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糊涂,那就是大糊涂。不说别的,只说我大明,当日不管太祖修成何种道德圣人,元鞑子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吗?太祖若是无为而治,那会有大明的江山吗?

    魏忠正自感慨,但听得王安说:“皇上,大臣们哪有你的天赋异秉?都以为皇上是罢朝,所以王安担不起这个责任,这样的军国大事,不是皇上你亲自上朝,那何以安天下人之心?”

    万历满怀期待地望着王安说:“朕这次不仅要上朝,还想亲自出征,一举破掉杨应龙,你意下如何?杨应龙他什么鸟人,他也叫龙?朕才是真龙天子。”

    王安一听,忙从赐座下滚下来,拜倒在地说了声“皇上英明”,磕头如捣蒜。

    王安本来想说“皇上英明,亲征威武”,但一想觉得不对,因为他马上想起了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变的故事,王振监军,朱祁镇亲征瓦剌,结果王振死了,朱祁镇被俘。即使万历要重演朱祁镇的故事,自己也不愿当王振,以死还不能谢罪,身后还要被骂惨。王安想到这一层,立即说:“皇上英明,应该起王师剿灭杨应龙。只是皇上亲征这么大的事,王安不敢做主。建议皇上明天亲自临朝,在朝堂上与大臣们决定。”

    万历皇帝淡然地看了王安一眼:“这么说,你不支持朕亲征?”

    王安叩头说:“王安不敢。”

    魏忠听到这里,才知皇上亲征很可能没戏,因为王安怕担不起这个责任,大臣们肯定是一片反对之声,因为他们个个都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打着为皇上安全考虑的旗号反对皇上亲征。但他觉得这事对皇上立威和自己出头都是个机会,于是从宫帘围幔之后现身出来,跪步上前说:“皇上英明,凡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皇上亲征,一可以振军心,二可以安天下之民心。魏忠不才,自荐跟随皇上出征,如蒙皇上信任,魏忠可为先锋、可为监军、可为警卫。”

    这一刻,无论是皇上还是王安,都忘记了魏忠是从哪里钻出来的这回事,因为他的出现正是时候。万历以为魏忠是王安安排来的,所以也没有问。福乐春、陈如海几个太监见是魏忠,也以为是王安安排来的,只望着魏忠笑。王安略微一愣,也不便问。他太清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