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 八角声阵阵(上)(第1/2页)  1654之火与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人有器,名曰八角。面为蟒皮,角为乌木。此为八角鼓。

    吴三桂磨盘山之战的失败,并没有给北京城带来太多的影响。而王家的日子依旧。只不过让王辅臣回家省亲的时间,再一次被无限制的推迟了。

    不过这次吴三桂的失败,却没有影响到了王辅臣,王辅臣因为在侧翼,已经和李定国有着非常好的“默契。”

    李定国还送了一桩功劳给了王辅臣,孙可望留给李定国的旧部,其中一些不忠心的全部被李定国卖掉了。当然这其中更多的原因还是由于南明如今财力有限,偏居一方。

    让李定国不得不开始走精兵路线。但是吴三桂军败,在这个大环境之下,即便是王辅臣有了些许功劳,顺治皇帝也没有太多的表示,只是赏赐了一些金银。

    京城之中,依旧是那般的繁荣,繁荣之下则是平静。当众人从保定回来了之后,已经到了深秋季节。玄烨搬回了紫禁城之中。曹寅跟着玄烨住进了紫禁城,而王吉贞则是被太后给了恩典,也准继续伴读。而且可以每日回家。

    不仅仅准了王吉贞继续伴读,还给下了懿旨,王吉贞勤勉有加,忠良憨厚。伴读有功,加封三等骑都尉。把云骑尉的爵位给直接便是跳了过去。不过这其实更多还是对王辅臣的军功一种变相的赏赐。

    顺治十六年,当顺治帝逐渐的从四阿哥早夭的悲痛之中走出来之后,他对福全和玄烨不再如同之前那样不管不顾。王吉贞自己在阁中读书的时候,还曾见到了顺治皇帝过来考教他们。

    不过这次见面,也是王吉贞穿越之后,第一次见到顺治皇帝。慈眉善目,温和可亲。虽然很久才来看望玄烨,但是表现出来的舐犊之情,却让人看着仿佛这对父子有多么的相亲相爱。

    看到了这一幕王吉贞也不由感叹着,玄烨骨子里面的那一丝虚伪,怕也正是父亲遗传下来的。顺治十六年的平平淡淡,似乎预示着顺治十七年和顺治十八年的变幻莫测。

    顺治十七年的初秋,董鄂妃为幼子去世悲痛了一年之后,也是一命呜呼,香魂归天。顺治皇帝用皇后大礼安葬了这个心爱的妃嫔,人永远都是复杂的,顺治帝对董鄂妃的感情无论如何都是真心,藏不了一丝虚伪。

    但是王吉贞根本来不及考究着顺治帝的这份真心,他已经忘记了真正的历史如何继续,但是他在董鄂妃去世之后,便知道顺治帝的大限也不久了。

    无论真实的历史顺治皇帝出家当了和尚,还是真正的归天了。董鄂妃的去世都代表着康熙朝的黎明。玄烨登基,也便是王吉贞南下江南求学的时候。想到了这茬子,王吉贞去信两封到了大同。

    第一封信是写给了梁康,让梁康来北京城一趟。汇通票号的事情,虽然还没有开展开,但是王吉贞必须要知道进度如何。按照王吉贞本来的想法,他还准备再回一趟大同。不过眼下这也不实际了。

    李成知已经给他写信过来,让他尽早准备下江南,去石田书院读书。李成知自顺治十五年会试失败之后,便是孤身下了江南求学。他所拜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郑明之的老师——石田先生,黄宗会。

    除了给梁康一封信以外,王吉贞还写了一封信到了李家堡。让梁康南下的时候,顺便让易特里跟着梁康一同到北京城来。易特里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在李家堡授业教徒,王吉贞喊他来北京城,那是因为他需要和易特里讨论一下火枪之事。

    不过他开的学堂,备受诟病。李家堡原先的老先生,李文和看到他就用扫帚打他。说易特里教的都是奇淫技巧。李先生也是秀才出身,不过他是属于那种追求学术的秀才,考完之后又考了一次府试。差了一点,明末乱世,科举便是断了好多年。索性就在家开始钻研其了圣人之学。

    顺治三年重开科举,但是老先生不知道是因为年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