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章 春分拜师(第1/2页)  1654之火与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成知也跟着王吉贞一行人回到了京城,他临走之前终于在自己的婚事之上松口。只言让沈氏和李辅公安排好,这次去京城科举,无论能不能上榜。等着回来之后,都一定会完婚。

    这话说的让沈氏笑的合不拢嘴,连着长孙和幼孙离去的悲伤也冲淡了不少。王吉贞离开大同还带走了自己的小侄儿梁武。这小子长得非常的强壮,是一个练武的苗子。

    但是穷文富武,以着梁家现在的家底,这孩子怕是难有所成。王吉贞索性就对刘彩莲说了,梁有为的痨病容易传染,大人抵抗力强尚且好些。但是小孩子就很容易染上。刘彩莲听了之后,就这么一个儿子,赶紧便是让王吉贞带走了。

    回到了京城之时,已经到了正月的月底。按照宫中给下的命令,王吉贞应该在春分左右,就要前去福佑院伴读。从此之后,王吉贞只能每旬回家一次。甄氏对王吉贞的蒙学极为重视。

    不仅仅让李成知好好的教导了王吉贞一些礼仪,还托人打听了汤若望有着什么爱好。为汤若望备上了一份厚重的束脩。

    春分当日,王吉贞穿上了青蓝色银边儒衫,又带上了一定缩小版本的玄色无梁儒帽,便是带着几个长随前往了东城的小教堂,汤若望便是住在其中。他可是正儿八经的北京大主教,独一无二。

    不过虽然去之前已经和汤若望打了招呼,但是似乎这个大主教对于自己的这个徒弟并没有太多的重视。更是没有像甄玉蝉想的那样,焚香祭孔,餐飨先贤。王吉贞进去的时候,汤若望只派了自己的一个教士徒弟出来迎接。

    显得非常不重视,直到了王吉贞搬进了数口大箱子,摆满了礼物。这个时候汤若望才走了出来,这个老人已经快要到了古稀之年了。他笑着对王吉贞解释着他刚刚有着其他的客人需要招待。

    王吉贞年纪小,又要给汤若望拜师。自然不会说些什么,只说不碍事。让汤若望继续去招呼客人。汤若望道:“其实今天来的那位也是要向我求学,正好你们师兄弟可以见面一下。不过他的汉文说的不是很好。”

    在汤若望的引导之下,王吉贞跟着汤若望走进了教堂之中,王吉贞进去之后才发现教堂里面的小厅上,有着一群外国人,他们围绕着一个栗色头发的教士,正在交流着。他们说的是拉丁语。不过王吉贞不认识这些人,他也不打算暴露自己会拉丁语的事实。

    接着汤若望便是将他向大家引荐,不过他毕竟只是三岁小童。大家见着他穿着华贵,便是向他笑了笑,也没有攀交的念头。王吉贞这个时候才知道,这个栗色头发的教士便是南怀仁,今天也是过来拜汤若望为师。

    而围绕在了南怀仁旁边也是一些天主教士,比如李雷思,安文思,白柯还有一些名字好长,王吉贞也记不住,更不知道这些人在历史之上是什么地位。

    清朝之时,教士众多。北京城里面并不缺少外国人,但是南怀仁的大名王吉贞却是前世便记在了心中。原因无二,南怀仁善于铸造火炮,康熙便是因为得到了他的铸炮术,在平三番和对外征战的过程之中,才如虎添翼。

    但是南怀仁依旧是他没有太多的兴趣,王吉贞见状只好告辞离去,返回了家中。甄玉蝉见到儿子回来这般的早,仔细的问了今天事情。王吉贞一一叙说,甄玉蝉叹息了一句,“想不到这个洋人竟然不兴这一套。那算了,我们尽心即可。”

    说罢,甄玉蝉便笑着道:“你弄玉姐姐过来了。快去见她吧。”甄弄玉,是甄家东府三爷最小的女儿。王吉贞并不知道这甄府让这个姐姐过来是为何,不过他还是顺应着娘亲的话,前去一见。

    甄家府邸分为东府和西府,同出于甄家先祖甄云常。他出生贫贱,全靠他的姐姐将他拉扯大了。在甄云常十二岁那年便是被姐夫送到了徽州府的一个账房下面去跟着做学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