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二章:首次朝会(第1/4页)  阴刻之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日是新帝即位以来的第一次朝会,文物百官皆不敢缺席,现在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有机会往上爬了,忧虑的是不知道新帝会不会有自己的想法。

    皇帝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意味着他的决定不可违背,除非百官死谏,但是百官们各有心思,没有足够的凝聚力,所以这种事几乎不可能发生。皇帝还是那个一言九鼎的陛下,一句话就是举国都要奉行的圣旨。

    大臣们另外有些胆寒就是外面增添的禁军,本来朝堂内外只有五百守卫,但是新帝却增加了五百,也就是说外面足足有一千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禁军,虽说增加点守卫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大臣们总归在心里有些隐隐不安。

    随着大臣们心中的盘算,谢量海的那一声“陛下到——”又熟悉的传到了整个大殿上,所有人都马上跪拜高呼:“恭迎陛下——”

    杨旷穿着龙袍来到了朝堂之上,自己先坐在龙椅上后,才缓缓道:“众卿平身。”大臣们纷纷起身。

    至于谢量海,本来大臣们以为随着先帝的病逝此人不会再担任内务总管,可是谁知道新帝却留下了他继续服侍自己,也是让大臣们意想不到。

    杨旷马上就要开始正题了:“今日乃是朕首次主持朝会,众卿需直言进谏,不可畏首畏尾。当今国事,非朕一人能支撑,所以众卿身上的担子也不会轻松。”

    这说的奇奇怪怪的,颇有些给人心理准备的感觉,怎么说了,大臣们还是忐忑不安,就好像总觉得杨旷一定在准备着一些什么等待着他们一样。

    随后杨旷就开口申明道:“朕奉先帝遗照即位,而此前九江王杨浒的叛乱使得整个洛阳城陷入混乱,大商的根基也摇摇欲坠,光是这份罪孽,叛乱党羽都罪无可赦,因此朕决议,所有叛乱党羽,一律处决,而罪首杨浒,虽然死罪难逃,可其身怀本国机密,因此暂不处理。”

    首先就来了个下马威,杀人立威。叛乱自然是每个统治者不能容忍的,腥风血雨之后,叛乱党羽的处决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只不过唯一让他们有些不解和不满的地方,就是为什么没有处决这场叛乱的始作俑者也就是九江王杨浒。

    很多大臣在被杨浒囚禁的期间都结怨很深,一听到杨浒暂时不会处置,都开始议论纷纷。他们之所以有胆子在杨旷面前议论,还是因为先帝的仁慈宽厚,他们还天真的认为自己有资格这样。

    杨旷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没有直接表露态度,而是摆出笑容道:“朕知道这个决定会有很多人不满,但是事关重大,朕不准备收回成命,尔等还有什么想要说的?”

    身为皇帝言明了决定,接下来如果还有谁反对不给面子,那就会成为杨旷的眼中钉,所有大臣们虽然依旧在议论,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对这个决定。

    可总有人会冒出头来做一个出头鸟,比如在被囚禁期间受刑的户部尚书,整个人都十分的激动,偏偏要在这个节骨眼“挺身而出”:“陛下,臣觉得不妥,叛臣杨浒起兵叛乱,祸乱之深谁人不知,若不处决以正视听,如何杜绝此等叛乱之举,大商日后也会受此弊端。”

    大臣们见有了出头鸟,一个个都来劲了,于是纷纷也有意向要附议,整个朝堂开始变得嘈杂起来。而杨旷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们闹腾,心中毫无波动,看来这帮大臣也是希望维护他们的利益,想让自己重视他们,没错是没错,就是不懂变通,这无疑于是让杨旷没面子的举动。

    而且杨旷并不是为了面子,更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杀杨浒,只是因为杨浒身上还有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关乎着大商的未来和前景,这帮大臣不明白也不要紧,非要如此不顾及大局的莽撞,就这些废物,还怎么复兴大商。

    于是杨旷把视线移到了左丞相李彦的身上,李彦也看到了陛下投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