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8章 乾慧寺外一座紧闭的静院(第1/2页)  海螺,为爱你受冷风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乾慧寺,一座千年古刹,紧靠夕州白芜城高大的城墙,它并不在城内,而在城外,黄色的寺墙与东边的褐铁色城墙,相隔仅一条护城河。

    乾慧寺的历史实在太悠久,城墙建了又倒,倒了又建,但乾慧寺始终没有毁过,它占地宽广,巨树成林,松柏映翠,一座座高大的佛殿,屹立千年,除了维护性装修,基本上保持着原貌。

    寺内每日香火如炽,善男信女,进进出出,磕头烧香,佛事十分旺盛。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都能前来。

    乾慧寺西墙外,一大片竹林中,掩藏着一座紧闭的静院,里面一幢七层石塔,千年不倒,仿佛是一处静土,没有染上任何喧哗之气。

    这座静院历史悠久,石塔周围的建筑,无论规模还是豪华程度,比起寺院要差许多。

    这个寺院曾经诞生过一个古老的佛教门派真言宗,传承至今,已经物是人非,在夕州境内,排名靠后,无人重视。

    离开寺院二里多的路旁,开着一家茶楼,为来往此地进香的人群提供茶水服务,虽然提供的玄茶质量并不怎样,每天还是茶客盈门。

    茶托儿正是这家名叫佛口斋茶楼的茶博士,终日招待永不断绝的客人,脸上还要堆满笑容,阿谀奉承的笑容。一天下来,他的脸皮不疲劳,心头也疲劳了。

    茶托儿从小也修炼玄诀,到现在已有十二个年头,才刚刚踏入玄气境六层的境界。

    茶楼掌柜对他还是蛮器重的,在他的眼中,茶托儿为人老实本份,干活也算勤快,修为高不高根本不重要。

    下午时分,进香的客人逐渐回来,一波一波,越来越多,这股人潮持续一个时辰才走完,不少客人会进茶楼歇歇脚,花上一二颗下品玄石,喝上一壶玄茶。

    毕竟佛口斋茶楼的大名,在整个白芜城内外,都有些名气。每天,茶楼掌柜梦中都会笑醒,全然没察觉茶托儿的情绪变化。

    到了晚饭时间,茶楼上的人潮会渐渐散去,晚上生意会淡许多,毕竟这里是城外,走到城门口,还有三里地,一路上黑灯瞎火的,自然影响佛口斋的营业时间。

    茶托儿和其他二位店小二一样,每天盼望晚饭时间快些到来,能获得自由支配的时间。

    一到这个时间,茶托儿和他的二位朋友赤薯c覃汗,会跑到乾慧寺,蹭上一顿斋饭,节省一点开销。

    隔三岔五地过来,再加上茶托儿嘴巴很甜,与寺内的僧人早已混个脸熟,混吃一顿斋饭,也没什么了不起,慢慢地,寺院僧人也就习惯他们的存在。

    茶托儿结交的这些推心置腹的朋友,都是城外不入流的小混混,相处久了,大家都有一种“岂知蹭蹬不称意,八年梁益雕朱颜”的感觉。

    他们平时谈论最多的,是如何改变人生,但第二天醒来,还是干着老本行,做伙计的依然做伙计,当轿夫的依然当轿夫,干苦力的依然干苦力。

    这天,三个难兄难弟,吃完斋饭,一同出了乾慧寺的大门,老二赤薯一时兴起,想去竹林砍几棵竹子,做修轿子的材料。

    老大茶托儿c老三覃汗当然没有意见,勾肩搭背,转过寺院围墙,向西墙外一大片竹林走去。

    砍完竹子,赤薯一边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一边和兄弟们聊起不远处大门紧闭的静院。

    “老大,这座院子自我打小起,就没有开启过,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茶托儿回头瞧了一眼静院,不解地问道:“老二,你咋想起问这院子?”

    “二哥,我也听寺里的僧人说起,这院子关了有几十年了,就一直没开过。”覃汗插嘴说道。

    茶托儿嘘了一声,悄声说道:“你们千万别关注这座院子,凡是与这座院子沾上关系的人,听说都没什么好的下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