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五章 云中大漈(第2/4页)  旅行体验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拔却一下子高了很多,在一千多米的地方,整天云山雾罩,到底对得起“云中大漈”这个名字。

    别看大漈这么高,它还只不过是个盆地,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周围五十多座海拔在一千四以上的,还有景宁第一峰,直奔一千七。

    高+湿=冷,

    在杭l州时不时超过40度的夏天,这里一般最高温度也就二十多度。

    顾淼抱着一颗“随便瞎逛逛”的心态,没有太过期待的来到了大漈。

    以他对各种高冷村庄的了解,那里的人口数量一般也挺高冷的,

    标配的关键词是岁月静好、安宁、冷清、无聊、鬼都没有、手机没信号……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视当时心情而定。

    下车之后的顾淼,被村子里的热闹喧嚣给惊呆了。

    锣鼓震天,彩旗飘飘,满地的人。

    发生什么事了?

    结婚?领导视察?

    按说在队伍中中间的位置,应该是活动的重点对象。

    顾淼认真的看了半天,队伍中的人都喜气洋洋的扛着三头嘴里塞着不知道是桔子还是苹果的猪……猪?

    祭祖?

    秋天祭祖?说不定是畲族的特别追求?

    问了旁边的人才知道,今天是抢猪节,每年秋收之后的活动。

    一会儿就要送到时思寺祭祀佛祖。

    所谓抢猪,也不是“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那种抢法,而是“抢先”的意思。

    村民等到迎神头,也就是卯时杀猪的第一声猪叫声后,马上就抬着杀好的猪,狂奔向马氏仙宫,最先抬到的猪,摆在仙宫的正门,被称为首猪。

    猪们全部到达后,再由各村推出的大佬,村民称之为“董事”,以猪的大小进行评选,最大的称为“驮”猪,最小的称之为“昌”猪。

    首、驮、昌三猪确定后,再热闹的吹吹打打,披红挂彩,各自送回主家。

    杀猪的几户人家,会摆酒席邀请亲朋好友来吃饭,称之为“丧猪福”,来者送红包,客人吃完饭,主人再按红包内的金额,按当时的市价,称好猪肉,让客人带回家去。

    虽然顾淼在这里没有亲朋好友,不过还是可以跟着凑热闹的。

    对于用猪来祭佛祖的行为,顾淼一直觉得挺难理解,在中国的佛教体系里,是戒断荤腥的,再不济,也得是吃三净肉,就是不为自己而死的肉,不是自己看着死的肉,不是自己听着死的肉。

    这个祭祀的猪,到底算什么?

    忽然间,顾淼灵光一闪,对哦,这猪,谁说是为了祭佛杀的,明明就是为了村民自己吃的嘛,到最后,还不是都进了村民的肚子。

    嗯,很好,逻辑通。

    抢猪节的时间其实挺短,从明朝开始,到民国没了音讯。

    起源很是正能量,一个养猪的贩子卖了一天的猪崽,一头没卖掉,还在马氏仙宫旁边丢了一只,觉得回家会被,哭着哭着,田里的农夫就过来问怎么了,最后把四十八只小猪都买下。

    然后这四十八只小猪好像吃了“猪快长”似的,长得又肥又大,农夫觉得那是马娘娘显灵,于是决定在秋收的时节选出黄道吉日,做为抢猪节。

    热闹的乡俗,自然是直播的材料。

    观众们起哄要顾淼对这个故事,进行科学性的解释,为什么猪就能长得好。

    顾淼一本正经的说:

    “这要从猪的品种说起,我们都知道,金l华火腿用的猪肉,是一种名为‘两头乌’的猪种。”

    “原来不知道的给钱!上课费!”

    得,早就知道自家粉是哪风格了。顾淼就当这一切不存在,继续说:

    “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