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四章 进入雨崩(第2/4页)  旅行体验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怎么看。这一次,她侃侃而谈,然后被抓走了。”

    “为什么抓走了?”顾淼没懂。

    “哈哈哈,大概是右派的言论吧。”

    从垭口到雨崩是六公里路的下坡,于是,顾淼没有再要马,

    其实也是觉得,如果下坡的时候,马再去悬崖边张头探脑的,只怕自己稳不住,

    安全第一。

    山中的雨,已经彻底停了,被雨压下去的雾气却腾了起来,繁茂的森林被轻雾笼罩,路边很多或好看或普通的蘑菇。

    “听说雨崩的松茸特别好。”同路的妹子说,“可惜我不认识,你认识吗?”

    顾淼对松茸的了解来自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

    “美味”“很贵”是对它的全部印象,

    至于松茸到底长啥样……也就记得镜头里被切成片,放在炭炉上烤的那个形状了。

    “端到桌上我都不一定能把它和杏鲍菇分出来。”顾淼自嘲的笑笑。

    同路者很遗憾的叹了一口气:“听说猪可以找到松茸,我还不如猪。”

    顾淼想了想:“猪能找到的那个东西叫松露,不是松茸。”

    “那我跟猪一样。咦,我为什么要因为跟猪一样而高兴。”妹子忍不住笑出声。

    顾淼扶额:官方吐槽,最为致命。

    再往前走一段,路上就出现了不少村民,他们是出来捡松茸的,顾淼特别好奇,于是跟着一个小姑娘去看,那个小姑娘也不怕他,就由着他跟着自己,

    发现松茸之后,没见过世面的城里人,对着它疯狂拍照。

    同一颗松茸,同一个小姑娘,不同的朋友圈,到了阿杰家,还有“来来来,求air drop,传给我。”

    下坡路走的就是轻松愉快,不仅是因为下坡、不下雨,还因为路也比西当到垭口的要结实一些。

    前方,云遮雾罩,雨崩村快到了。

    雨崩村被发现的故事也挺神的,说有个老人总是去西当借粮,没人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于是就跟着他,但是老人走着走着就不见了,后来有人想了办法,

    就借给他小米,还在口袋上扎了一个洞,走一路漏一路,村民走到巨石下,发现小米没有了,掀开巨石,才发现下面有个村子,就是雨崩村。

    所有的民间传说,都不能仔细推敲逻辑,也不能强调代入感,

    比如顾淼听到这个传说的时候,心理代入的是那个老人,走那么远的路,背了那么重的粮食,

    走了18公里的山路,好不容易到家了,发现背回来的粮食都漏光了,那还不得急死。

    西当人故意给捅漏的,那到时候要不要还粮食了?还多少?

    为什么西当人就不能直接问老人住在哪里,债权人难道还不能问债务人到底住在什么地方?不然到时候不还,到时候上哪儿找人去。

    沙蓓蓓对他的评价是:“听个民间传说你哪来这么我问题,你可不能去飞卢和云起看小说,你会纠结而死,不得超生。”

    “哦……”

    “像你这么爱纠结逻辑的人,应该去晋江看看。”

    “不了不了……”顾淼觉得两人之中,有一个会发出“哎嘿嘿嘿”的声音就够了。

    当顾淼看到雨崩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拍了张照给沙蓓蓓发出去:“那个逻辑不通的故事发源地,到了。”

    过了一会儿,沙蓓蓓打了个电话过来:“听说他们全家兄弟几个共用一个妻子,打听打听,是不是真的。”

    “……我去,你的关注点怎么这么奇怪啊???”顾淼无语。

    “这是民俗!民俗!不要把你奇怪的思想附加在这么纯洁的事情上。”

    “我现在走的可是山路,车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