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工作者(第1/2页)  回档往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矮平房,坐落在柏油路的旁边,城乡结合部的外围地带,这是于虹住的地方。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于虹和爷爷住在这里,爷爷是五保户,每月还能领七十块钱。随着于虹渐渐长大,在外零零碎碎的散工成了家中主要收入来源,母亲也渐渐与这里断了联系。

    于虹敲了又敲,两人在门外站了不短的时间,里面似乎是没有人。

    风雪交加,于虹脸色更不好看了,成蹊把外套脱给她,小姑娘果不其然说什么也不接过来。

    “那个人怎么跟着我们?”于虹指了指那边。

    “我去看看。”成蹊看那边一个黑衣服男人,走了过去。

    这个人和他们一个公交车上的,下了车本以为是顺路,在这儿有一会儿了却还没有离开。

    男人看成蹊过来,装着没看见的模样慢慢走远,等成蹊回去,又慢慢的走了回来。

    “我爷可能是有事儿,我还没带钥匙。”于虹不太好意思:“那你先回家吧?”

    看着于虹摇摇晃晃的,成蹊说道:“我跟你等会一会儿。”

    这边有个小诊所,一眼就能看过去,瞅着也破败的很,下雪的天气,已经关门了。成蹊估计不只是这会儿,应该是好久没开了。

    于虹也没花钱的意思:“不值当的,发点低烧,我喝点热水睡一觉就好了。”

    过了一会儿,一辆白色桑塔纳慢慢开了过来,里面下来了个人拿着相机给男人打了个招呼,趁着成蹊不注意,咔嚓咔嚓几张照片。

    “你在干嘛?”成蹊奇怪了,忙走过去。

    “没事儿没事儿。”男人摆手。

    成蹊能让他们两个走才怪了,男人看成蹊不依不饶,悄悄打了个手势让拿着相机的人走了。

    宿因时报,地方报纸,随着以后的互联网发展,地方纸媒过些年基本就会被全部取缔。

    今天是公交车三号线第一天通车,男人是编辑,被派出来写稿子的。车上,就看见了成蹊于虹和老人的争执。

    这样的报道,这样的新闻比报道地方走势肯定更有销量。名字男人都想好了,就叫《80后,垮掉的一代》。

    让个座都不行,中华传统美德是什么?尊老爱幼,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新闻,最能受人关注,人之患好为人师谁不懂?懂归懂,两码事儿。

    大陆就这传统文化,见到和自己没关系的,就得批判两句,展示一下自己的格调。现在不整风运动么?就从人的道德开始整。

    “谁让你拍照了。”成蹊让这男人把照片交出来。

    “我这是工作,你别拉拉扯扯的,妨碍公事我叫人了啊!”男人看起来混迹江湖多年,经验丰富倒打一耙。

    怎么看都是个学生,能有多难对付?

    “我告诉你,你拍照是侵犯各人隐私,快大过年的我喊来警察,要是喊来个心情不好的拘你几天都行你信不信?”

    “这连个摄像头都没有,谁看见我拍照了,你以为我是吓大的?你报警,报,来来来。”男人巴不得事儿闹大点,干新闻的就得出点事儿才好。

    “哦,没有摄像头。”成蹊笑笑。

    男人看着这个高中生笑,心里不知怎么的毛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这个学生突然动作。成蹊一拳捣在了男人肚子上,男人瞬间弓成了虾米。

    这几天成蹊压着火呢,他被同学算计,被家人不理解,他没办法,他得忍。这会儿得到了一个释放途径,他求之不得。

    男人显然对这方面的经验很少,成蹊也注意着,就往胸口,小腹招呼,不留下任何痕迹。男人倒在地上,软了。

    玛德,早知道刚刚就跑了。男人岔了气,捂着肚子起不来了。

    “成蹊。”于虹过来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