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一村(第1/2页)  流浪游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雪依旧很大,这是每年必有的唯一的一场雪,离村东口还有一段距离,就看见三四十人簇拥在那翘首企盼,三个女孩欢叫一声奔向母亲。到了打谷场,车上的东西搬下来乱七八糟摆了一大片,分配了货物,各自把自家的东西挑担肩扛乱哄哄的运走,踩着咕吱咕吱的声音,留下一行行半黑半白的足迹。随后男人们又回到打谷场集合开会,就这样站在大雪里商量着新的一年如何规划。

    首先通知村民私田里又出了一棵吊兰,南边湿地可能存在蛙王,西边湿地可能允许一次探险以后,要安置三个新加入的猎民,集资二十金币,分配旱莲种子,分配鱼塘收获,安排劳力杀猪熏肉,鸡鸭牛马也要圈起来分出需要宰杀的,刮头发c修房屋c挖水渠c修冰窖c制鞋c搓绳c结网c织布c伐木等等,这些需要劳动力的工作都要安排下去。

    三个人都愿意留在二村,这让大家很高兴,多了三个人,意味着今年可以多开出来百八十亩田地,也许要不了五年,开荒的阶段就能完成,所有人将进入城市,因为,生物农场那种不见天日束手束脚的环境,只要是人,都无法适应。

    一村已经三十年前就完成了农场化,畜禽苗木花鸟鱼虫都在连片的大棚中分层种养,大量投奔而来的游民在镇长和老师的带领下,专事野外作业,东松林无边无际,大黑岭更是看不到尽头,修炼者的智能机无法生存和触及到那种磁爆c辐射c微尘肆虐的领域。只有干瘦的猎民,吃着土生土长的食物,喝着自然聚集的泉水,穿着纤维粗布,呼吸着看不见的微尘空气才能完成大量的采集钻探运输等生产活动。人,是最神奇的造物,超强的适应能力和超强的改造能力,在最原始的求生本能驱使下,爆发出修炼者都无法企及的能量。

    东北方向已经被自然界拒止,人类的开荒只能向西部沿着大黑岭扩展,南边的各个县,已成内地,游民只能向北跋涉向西拓展。

    在一村,成家生育的成年人极少,他们没有固定的家,没有独立的空间,没有二人世界的时间,只有一个个营地,吃不完的粮食,不太多的工作,花不完的金币和野外媾合的邂逅。在活的好和活的有希望之间,一村的人选择了前者。定居一村的十几户人家,除了负责生物农场的运行,其余的劳动都是围绕着服务其他猎民,缝缝补补洗洗刷刷,修房修路水电管网,杂七杂八,已经和城市生活十分相向。

    只有这些非定居猎民们离开一村,他们才会真正进入城市,而非定居猎民的离开,是和其他八个村的开荒进度同步的,当开荒的田地足够以后,建立了隔离带,确保没有天灾的情况下,开荒的田地上建立的生物农场运行无忧,才是所有人离开的一刻,除了开荒,外围的保障工作都需要这些非定居猎民完成。

    由于一村的猎民在山林间时常出入,且不停的探索,他们手里产出珍宝的概率特别高,和修炼者的交易也就十分频繁,像孙处长教给六村的这些知识,他们多年前就已经获得,一村的酒窖永远是满的,源源不断的供给和平镇的九个村,只是六村七年前也有了酒窖,购买的越来越少而已,兽血酒不是烈酒,除了口感和效果的差异,区别并不特别大,张松汉不懂这些,也是十岁以后才能饮酒因而不知道这些。其他的诸如农场c木工c冶炼c卫生c营养c电力等等学会了也没能力做得到,所以,除了兽血酒酿造和农产品初级深加工,孙处长的交易条件并不平衡,所以才补偿了五十金币,并按照交易量的增加额外支付金币。全村一年的交易额也不过二十金币左右,去掉开支几乎毫无剩余,所以四十金币的测试费用,全村人都觉得负担沉重。

    其他七个村子不知道酿酒的工艺,却有自己的门路,比如木工,二村很早就有,张兰菊的成家对象,就是有个做木工的爹,五村的豆腐和植物油产出最多,四村家家养蚕,三村酿醋,七村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