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2/4页)  顺治出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着实感动。刘生便怂恿他道:『你素来很有风义的人,怎么此番竟去负一女子哩!』辟疆这时觉得小宛坚志不移,便凑集二千金,托刘生乘便到苏州去给小宛料理债务。不料刘生不是个干练有为的人,到了苏州,不善调停,依旧没曾料理清楚。幸而这时常熟有个钱牧斋,乃是做过宰相的人,和辟疆的父亲有些jiāo情的。此番听得小宛和辟疆的一番痴情,便亲自来到半塘,给小宛料理。他仗着宰相的威势,哪不敢不依,所以不到三日,早已料理得清清楚楚。牧斋把这事办妥,自己写了一封信去关照辟疆,一面又雇船把小宛送往如皋。

    小宛到如皋,正是十一月十五的晚响。这时辟疆正和他父亲在拙存堂中宴客,接着牧斋的信,明白前后详细的缘因。

    但仓卒之间,不敢和他父亲说知,心头好像小鹿乱撞。待要前去招呼,又恐他父亲知晓,只得等着。那天又是客多兴豪,直到四更天气宴席散。辟疆心中有事,宴席初散,立刻飞奔到船埠探听,知小宛船到,早由他妻室蔡氏打发仆人用轿子把小宛送到别墅而去。辟疆听着,很感激他妻室贤淑,便再奔向别墅而来。

    只见帏帐灯火饮食器具,没有一件是没备的。小宛正在室中安排什物,见辟疆进来,欣喜道:『奴船刚近岸边,怎么不见你来候接?只见婢fù们簇奴登岸,奴心心里很是怀疑,并且更是非常恐慌。等到到了这里,见东西无一不备,问起缘由,知是主母安排的。奴现在既得永侍君子,又得如此贤淑的主母,奴益信自己的眼光放准,所抱的希望并没有想错哩。』辟疆听着,也便和小宛叙了许多别后的情事。从此小宛便在别室安住,屏却管弦,洗尽铅华,专心一意的住着。有时做些针线刺绣,有时作些楷书墨画,也不出门游逛。辟疆是隔了几天去访她一回,足足住了四个月的时候,不觉又是暮春时节。辟疆到了这时,托他妻室在他父母前疏通妥当,把小宛接进自己的宅门。因为小宛非但聪明伶俐,并且温婉恭顺,所以辟疆的家人,上自他的父母,下至他的妻子,没有一个不是疼爱小宛的。那小宛和辟疆的妻室蔡氏,更是和睦异常,从来没有一言的枘凿,便是管束仆婢,也是慈娴得很,因此人人都愿意亲近她。没有一个不说她是好的。

    六、蚌争渔翁得胜

    话说在下做书的,一笔难写两事,上面写的几回书,都是叙的董小宛和冒辟疆的缘遇。现在小宛已嫁着辟疆。名士美人,正好相得益彰。但是,他们的结果,仍不免劳燕东西,惨遭生离之苦。在下做书的不忍把这支笔,立刻把他们的姻缘活活的拆散,所以趁他们快快乐乐的团圆时候,让他们多去快乐些。

    现在乘此空闲时间。另写一桩沦桑事变的事情出去。闲话剪断。

    且说明朝自从朱元璋在泗州起兵灭掉蒙古族的元朝,一统天下,称帝改元以后,直到他十一世孙的崇祯皇帝,足足也传了二百多年。这时因为西北诸省闹着饥荒,延安地方的张献忠和米脂地方的李自成,利用时机造起反来。于是,一般贼寇附和的附和,响应的响应,闹得遍地皆匪,民不聊生。那位崇祯皇帝虽是有道明君,但他德有余而不足,没有用人的眼光,所引进的大臣门,没有一个能给国家捍御困难的。后因兵食不足,大增田赋,那般百姓们在这天灾之后,又无端的增加着许多负担,教他们怎不心乱的呢?况且增加田赋,又派了大臣四出逼迫,大臣们别的本领虽没有,括地皮却是一等名手,借了威力去暴掠,因此更失人心。那般饥民既怕税又怕官,纷纷的铤而走险,附在流贼当中,四处窜扰,贼势当然益发的浩大起来。

    恰巧在山海关外面有个邻国,乃是满州种族,和明朝本有世仇的。现在听得明朝有了内乱,趁势派兵前来挑战。崇祯皇帝听得这种消息,吓得手足无措,他把念头一想,以为流贼虽是大患,究竟还是国内的人,何必同室cāo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