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1/4页)  易经的智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面的艮就代表受教的人学生。老师是水,水可以滋润万物,但是水也可以泛滥成灾,所以老师是智者,会知道该流才流,不该流时要节制,免得一下流光了。学生是仁者,要乐山,要知道自己到山上去,如果不主动去采集东西的话,是如入宝山空手还。山里面有很多宝藏,学生要自己去挖掘,学生不主动学习,就会停止在那里,就永远不长进了。

    蒙卦分成两段,上卦是学习者的态度,下卦是教学者应有的心态,这两者一配合,大家就可以发现,这里面有两个阳爻,这两个阳爻就形成一个框框。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在屯卦的时候,它是有一个框框的,那个框框是万物要孕育要诞生时所需要的生态环境。这就好比婴儿出生了,从母体里面那个框框脱离出来了,脱离出来以后就又开始进入蒙卦的框框了。人生就是不断地从这个框框跳到那个框框。

    人通常有很多知识以后,反而不敢做决定了,读了很多书以后,反而不敢有创见了,到最后就变成两只脚的书橱,什么都知道,就是不会用,那多可怜!这就好比我们人的脑袋是一个蓄水库,虽然不停地有知识进去,但没有水龙头,到了该用水的时候,倒不出来,空有满脑子的学问,又有什么用?

    蒙卦是要出水的,我们到了某一个地步就要把不必要的框框丢掉,要不断地丢掉框框,人才会轻松。

    蒙卦以自然界的“山中之水”喻人事,表明了施教与受教双方在教育过程中的微妙关系,强调“施教要适当,求学要主动”的教育理念。蒙卦的卦象给了我们很多提示,那么,蒙卦的爻辞又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呢?

    蒙卦六个爻,从底下开始往上看,代号是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九二跟上九是这个卦里面仅有的两个阳爻,这两个阳爻把六三、六四、六五这三个yīn爻包在里面,形成一个框框,那就是我们所讲的学堂,登堂入室就是进入了那个框框。

    初六是在框框的外面的,站在框框外面的人一定是老师,那么这个老师为什么要跑到外面去呢?就是因为他知道任何道理都要与时俱进,时也命也,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不能老照以前那一套,否则不停地按照以前的道理传下去,传到最后大家都懵里懵懂。于是,这样的老师就站出来,由于他的声音很软弱,所以用yīn爻来代表,现在又在初位,那就更弱了。每一个时代,要带动一些新的与时俱进的东西,都要特别地努力。

    初六爻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发蒙,就是说要把原来的框框重新启发出来。怎么启发?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刑人,这个刑不是刑法的刑,而是模型的型,意思是我们自己少讲话,自己言行一致做给人家看,人家如果觉得这个人很奇怪,在这种时代还有这样的人,我们就成功了,就达到了用说桎梏。当我们把自己的框框解开了,别人也觉得这样好,那他们也解脱了。这样才叫改革开放,否则老是用以前的框框怎么改革呢?要开放就不能没有模范,不能没有典范,有了模范做给大家看,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这个用现代的话来讲叫做参考力。

    一个人光用权力、势力,那是很危险,很可怕的。我们要很平和,要言行一致,要经得起众人的考验,这样我们的所作所为自然会使得人家把我们当做参考的目标、学习的对象,才会慢慢地把新的东西扩展出去,这才叫发蒙。发蒙是要使那些人在不知不觉当中受到好的影响,才有资格叫发蒙。

    以往吝就是说我们不能太积极,不能急于有成就,否则就会引起很多人的怀疑。我们只是要给老的学问赋予新的生命,叫做继旧开新,这完全符合《易经》的道理。

    蒙卦告诉我们:教育要适时、适度。诗圣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润物之寓意与初六爻发蒙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