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5 章(第1/4页)  说话三十六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姿势:他经常靠在椅背上,用富有表现力的手势加强谈话效果,当要扩大谈话范围,或是从中得出一般xìng结论时,他经常用手在前面一挥。当搁浅的争论有了结论时,他又会把两手放在一起,十指相对。在正式会议中,他对一些俏皮话暗自发笑;在闲聊时,他又变得轻松自如,有时对善意的玩笑还会发出朗朗的笑声。

    从这段话可看出,作为大国著名政治家的周总理,得体而强有力的手势,轻松自如的坐姿,不时发出的朗朗笑声,极大地辅助和增强了谈话的效果。甚至多年以后,还给尼克松以清晰、深刻的印象。

    学会眉来眼去,等于掌握一项jiāo际的工具。眉来眼去也有规则,我们要避免以下误区。

    误区一:说话时眼睛看着下方

    许多人都有看着下方说话的习惯,这种表现往往会让对方留下你有些软弱的印象。我们在谈话时,要直视对方的眼睛,这样往往能让对方留下我们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好印象。相反,如果我们逃避对方的视线说话,则往往会给对方留下自信心不足的印象,同时也不知不觉地降低了自己在对方心目中分量。

    一般说来,善于利用视线,但要避免使对方产生不快。美国一家工厂在处理男女雇用平等法的问题时发现,女xìng的不满大多是男xìng上司的“眼神”所引起的。例如:“色迷迷的眼睛”、“以令人厌恶的眼光打量着女xìng全身”、“用眼睛注视颈部以下的部位”等等,均是眼睛行为所产生的扰人问题及不良结果。

    误区二:面部表情僵硬

    中国有句俗话:“伸手不打笑脸人。”这句话十分深刻。它说明笑脸待人的作用,也说明了人们需要什么。

    微笑外jiāo是一种相当有用的谋略,它创造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快乐,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好感,它是疲倦者的休息室,沮丧者的兴奋剂,悲哀者的阳光。所以,在开口说话前,千万不要紧绷着脸,一定要给人以真诚的微笑。

    弗兰克.贝特格是全美国最著名的保险推销人士。他说他许多年前就发现了面带微笑的人永远受人欢迎。所以,他在进入别人的屋子之前,总是停留片刻,想想他觉得高兴的事情,于是,他脸上就展现出开朗的、由衷的、热情的微笑;当微笑即将从他脸上消失的刹那间,他推门进去。

    当成千上万的商人用微笑去迎接顾客,然后再回来看看收获,就可以清楚微笑有多大的价值。

    中国有一句谚语叫和气生财,在听众面前展露的笑容,岂不是和柜台后面的笑容那般同样受人欢迎吗?比如有位演说者,他出现在观众面前时,全身散发出一种气息,仿佛在说他很高兴能来到这儿,他很喜欢他即将进行的演说工作,也总是面带微笑,而且显得十分乐意见到我们,因此,很快地,他的听众必然会觉得他十分亲切,而对他大表欢迎。

    但我们却经常看到演讲者以一种冷淡、造作的姿态走出去,仿佛他们很不喜欢来做这次演讲。要是演讲完了,他定要感谢上帝一番。而那些当观众的,很快就会产生相同的感觉。这种态度是有感染力的。

    平常的说话和jiāo谈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在跟人jiāo谈的时候,请一定要微笑。

    误区三:总是使用同一种手势

    许多人在jiāo谈过程中,因为紧张或者其他缘故,总是不停地用一种手势。千万不要重复使用一种手势,否则会令人产生枯燥、单调的感觉。

    手势不要结束得太快。如果有人用食指强调人的想法,一定要在整个句子中维持那个手势。一般人都会忽略这一点,这是很普通但也是很严重的一个错误。这种错误会削弱你所强调的,而相形之下,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反而变得仿佛很重要,而真正的要点却显得不重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