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 章(第1/4页)  说话三十六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会话材料,奉献给在座各位,跟大家进行jiāo流,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这段话说在前,把批评别人工作中的缺点说在后,调换一下说话的位置,那就比较得体了。别人也比较容易接受批评。

    总之,说话是要讲究什么先说,什么后说的。

    说话要上下协调,前后照应。一句话是否合适,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不仅取决于谈话的对象、目的、场合、心境,也取决于“上下文”的关联。如果说话人在运用语言时没有注意“上下文”的配合照应,那么,听话人就无法辨别表达者究竟表达了哪一种思想,因而容易引起理解上的歧义。因此,jiāo谈时要周密安排对话,做到言之有序,前后关联。

    还有,说话要有条有理,层次清楚。世界上的事情是错综复杂的,要把它说得有条不紊,就必须考虑说话内容的顺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来说,事情总有个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而各个阶段又往往有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或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或按空间位置的转换逐一说明,就会显得有条有理,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头上一句、脚下一句,即使很简单的事情也会被扯乱。

    另外,说话表达中,只有jiāo谈对方明确的问题,其思想才有被对方领会、接受的可能。否则容易造成误解。

    第18章 第十一计适度恭维

    齐景公生xìng好玩,常常爬到树上捉鸟。晏子想批评齐王使他改掉这个恶习。一天,齐景公掏了鸟,一看是小鸟,于是又放回鸟巢里去了。

    晏子问:“国君,您干什么累得满头大汗?”景公说:“我在掏小鸟,可是掏到的这只太小、太弱,我又把它放回巢里去了。”晏子称赞说:“了不起啊,您具有圣人的品质!”景公问:“这怎么说明我具有圣人的品质呢?”晏子说:“国君,您把小鸟放回巢里,表明你深知长幼的大道理,有可贵的同情心。您对禽兽都这样仁爱,何况对百姓呢?”景公听了这些话十分高兴,以后再也不掏鸟玩了,而是更多地去关心百姓的疾苦,晏子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的说服目的。

    在讲演和谈话中,还要热情地给予听众诚实和衷心的赞赏,这也有助于抓住听众的情绪,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因为听众是由个体构成的,他们的反应也如个人一样,公然地批评听众必然导致愤懑。对他们做过的应称赞的事表示赞扬,你就已经赢得通入他们心灵的护照。这是需要你自己去研究一番的。赞扬要得体,不能用夸张、ròu麻的词句,否则,听众会认为是刻意的献媚而感到憎恶。

    要确实有百分之百的真诚。因为如果表示不出真诚的赞赏,就一点作用也没有。

    诸葛亮智赞关羽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知道关羽xìng格高傲,对他一向采取“推崇法”,就是适当恭维。

    当马超归顺刘备之后,关羽立即提出要跟马超比武。为了避免二虎相斗,必有一伤,诸葛亮特意派人对关羽说:“我听说关将军想跟马超比武争高下。依我看来,马超虽然英勇过人,但只能跟张飞并驾齐驱,怎么能跟你‘美髯公’相提并论呢?再说将军担当镇守荆州的重任,如果因为你离开荆州而造成了损失,那罪过有多大啊!”关羽听了,笑着说:“还是孔明知道我的心思啊!”于是打消了入川找马超比武的念头。

    恭维别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谓的“拍马屁”、“阿谀”、“谄媚”,都是技艺拙劣的高帽工厂加工的伪劣产品,因为它们不符合赞美和恭维的标准。

    高帽尽管好,可尺寸也得合乎规格才行。滥做过重的高帽是不明智的。赞扬招致荣誉心,荣誉心产生满足感,但人们发现你言过其实时,常常因此感到他们受到了愚弄。所以宁肯不去恭维,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