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章 会写楷书的冯太师(第2/3页)  我的邻居是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等5个月。雕刻工匠就那么多,急不得的。

    叶华耐着性子,听完了老板的诉苦,什么都没说,转身离开他已经下了个决心,一定要尽快弄出活字印刷。

    自己的自己印!

    叶华要建个坊,符三很快就知道了,又有了用武之地,乐颠颠找来了,“要不要我帮忙?”

    她怀里抱着宝贝盒子,眼睛弯成了月牙,俨然一个小富婆。

    叶华也笑了,还真别说,论起现钱,自己还真没有符三多。

    “算入股吧,先拿3万贯,我给你五成股份!”

    小妮子毫不犹豫,就把钱拿了出来,真是够豪气的。

    拿了人家的钱,叶华总不能让小妮子的钱打水漂吧!他赶快找来了一群工匠,把自己的想法跟他们说了,让这些人用胶泥制作活字。

    工匠们按照叶华的要求,没有三天的功夫,就弄出了活字。

    符三好奇地看着,她把一个个印章一样的活字拿在手里,在白嫩的皮肤上面,用力按下去,出现了一个个凹痕,小妮子看到了有墨水,干脆沾着墨,蹂躏自己的手背了,不一会儿就弄得黑乎乎一片,她玩得还挺高兴。

    可是叶华看到这些活字,不停皱眉头,他试着排了几句话,印在纸上,结果是有深有浅,效果出奇得差!

    没开玩笑吧,印刷术可是四大发明啊,活字印刷又堪称天才的壮举,怎么还不如雕版印刷,毛病出在哪里?

    叶华拿起了几个活字,仔细对比,渐渐的,他发现了问题符三见叶华闷着头,显得很不愉快,她也凑了过来。

    “有毛病?”

    “嗯,我把事情想简单了,其实活字印刷和雕版没差的。”

    叶华突然有些沮丧雕版要一刀一刀在木板上刻,一版一页,容不得半点错误。可事实上呢,活字印刷也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刻出来,工程量并不小。

    而且汉字数量众多,加上又有重复的,所以要想使用活字印刷,就要先弄出几十万个活字,活字印刷出现之后,曾经有个福建人林春棋用了二十一年的时间,耗去白银二十多万两,才刻成大小楷体铜活字四十多万个,花费之巨大,可见一斑。

    这么大的数量,一个工匠当然没法完成,甚至需要好多批次,好几年的时间不同的工匠,不同的批次,必然会出现字体不一,大小不同的情况。

    把这样的活字排在一起,用来印,能印出精品就奇怪了。

    叶华想通了,难怪从北宋就发明了活字印刷,却一直没有占据主流,活字印刷的问题的确太大了。

    当然了,反观字母文字的地区,情况就好多了,26个字母,加上大写才52个,随便怎么编排,难度都小了无数倍,在他们手里大放异彩也就不足为奇了。

    叶华仔细估算了一下,使用活字的确能降低成本,但是却没法降低太多,而且还会牺牲质量!

    古人已经总结过了,“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成本才会降低,活字印刷的优势才会凸显出来。

    而中国古代大多数印刷的数量不多,需求量大的四五经等经史子集千年不变,使用雕版印刷相对方便、快捷,并且一次刻成,保留整版,便可以反复印刷。坊为了追得利润,力求降低成本,就不愿意丢掉原有的传统雕版工艺,而去采用活字印刷这种新技术。

    而一些文人,也情愿意花费功夫,手抄籍,又降低了对活字印刷的需求。

    总而言之,活字印刷被冷遇,是有很复杂的原因的。

    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有!

    那就是举全国之力推广,设立官方的坊,建立标准化的字库,然后统一铸造活字,保证大小字体一致。

    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