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朱温篡唐(第2/3页)  推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时的情形很是复杂,周围有唐军,也有齐军。这般龙蛇交杂之际,唐军节度使王重荣集结数万军队,联合各州节度使,想攻打朱温。朱温与王重荣多次交战,虽说有胜有败,但在人数方面的劣势无法弥补,多次向黄巢请求支援。但此时黄巢军队粮草不足,内部出现分歧之象,朱温推测黄巢必败。于是朱温与多名心腹谋划,率领同州城内全部将士,投降了王重荣。僖宗李儇在川蜀地区听到此消息,非常高兴,赐朱温于‘全忠’的名字。从此朱温统帅自己的旧部反戈攻打黄巢的部队。当黄巢撤离长安后朱温被任命为汴州节度使。”

    “看此人面向,与安禄山那贼子有几番相同之处。”袁天罡回说道,当先生也说道;

    “朱温,朱全忠正式篡唐的人物。289年的唐朝是被朱温立的后梁所代替。现在我给两位讲一下朱温是如何掌握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力。在黄巢起义中,僖宗李儇逃出长安,其同胞弟李晔一直陪伴僖宗左右,僖宗与朝野上下都看重他。当僖宗病危时,群臣因僖宗皇子皆年幼,拟立皇弟,以杨复恭为首的宦官集团支持李晔,僖宗崩,李晔即位。唐昭宗李晔在于皇兄李儇逃亡路上是亲眼目睹藩镇的废害,欲想对此进行一番整顿,但眼下的燃眉之急还属于宦官专权。拥立李晔的杨复恭是昭宗的第一个目标,昭宗使出以夷制夷的方法,借地方节度使李茂贞之手除去了杨复恭为首的宦官集团,初步掌握了权力,狠狠打击了多年来宦官骄横跋扈的状况,使宦官势力多年来第一次遭受重创。虽说杨复恭等人已除去,但还有一些手握权力的宦官势力,但昭宗还未稳定自己的权力地基,对藩镇开始了斗争,昭宗大肆招兵买马,联合忠于自己的节度使来攻打实力雄厚的藩镇。作为首要对象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李晔派朱温,李匡威等节度使来攻打李克用,但没等朱温出兵,李匡威的军队已被李克用所打败,李晔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草草结束了欲想攻打各级藩镇的想法。太平了一阵,宦官势力又抬起了头,宦官们杀了宰相,带着皇帝到了陇右节度使李茂贞的地盘,昭宗李晔在此幽禁将近三年,此时朱温占据洛阳,控制了唐朝的中原地区。李茂贞和李克用达成协议,为了不让昭宗李晔落入朱温手里,决定送昭宗到长安。昭宗回道长安,之前的矛盾爆发,一发不可收拾,宦官们要夺取政权欲立太子,将昭宗幽禁起来,并用熔铁浇在锁上,每日饭食都从侧墙的小洞送进去,又怕李茂贞,李克用兴师问罪,把罪名抛给朱温,说是朱温只是他们做的,朱温也一点不客气,带着兵马,直接把参加政变的宦官们统统杀光。朱温也由此大大受赏,被封为梁王,对此感到不满的一些宦官挟持昭宗跑到李茂贞的地盘,朱温包围李茂贞部长达一年之久,打败李茂贞,昭宗也重归长安,朱温命令士兵将剩下的宦官都杀光,困扰唐朝后期的宦官之患得以解决,但昭宗已是朱温手上的傀儡。朱温逼迫昭宗迁都洛阳,洛阳已是朱温的势力范围,朱温怕昭宗在暗中高贵,干脆弑杀昭宗,以何皇后的名义发布诏书,立昭宗的儿子,13岁的李祝为皇帝,一切朝中要职皆挂在身上的朱温已准备。朱温现实杀了可能对自己篡位称帝路途上有障碍的大臣们,将这些自称‘清流’的大臣们的尸体抛入黄河中,使其成为‘浊流’。又与自己的心腹们一起共谋,以百官劝进为由,逼迫唐哀帝李祝禅位给他。唐朝也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李淳风和袁天罡的脸色很难看,当先生继续说道;

    “我是怕两位亲眼目睹这一切,会伤心过度,所以今天没有穿越时空,希望两位能谅解。”

    李淳风说道;

    “当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一切都是以自然之道而行,我并没有觉得伤心,只是一切的根源,知道一切而感到难过,或许不知道这点,就会好过一点呢。”

    袁天罡说道;

    “路是我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