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 更大的棋局(第1/2页)  三盗混元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盯上“东霸天”贾百川的,还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b一ss,谁呀?宋高宗,赵构。

    作为一国之君,江山社稷被金国侵略军打得只剩下残山剩水,躲在江南一隅之地,惶恐不可终日。

    硕果仅存的半壁江山,也时刻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各地民间武装如雨后春笋,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名义上大多是“抗金”,实际上多半都是趁火打劫的土匪强盗。

    而金国人也看穿了这一点,对于南宋朝廷,是以军事打击为主c政治诱降为辅;对于民间武装,则是收买c策反,收为己用,以华制华。

    这时候,在山东突然冒出来一个什么什么“东霸天”,好家伙,胆敢叫这么个外号?摆明了是要造反啊。

    而这些所谓的“百香门”弟子,在历朝历代,都是统治者颇感棘手的难题。

    下层武师成为了土匪流寇,或者揭竿为旗,这时候,朝廷就要镇压。结果呢,派去镇压的大将,其实也是“百香门”弟子,于是,他们在前线共同演戏,欺上瞒下,攫取最大的利益。

    一直以来,“百香门”余孽都是难以根除的顽疾。

    据说,宋太祖赵匡胤,就是“百香门”弟子,他正是在“百香门”弟子的帮助下,架空了后周世宗柴荣,并最终得以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没想到,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就过河拆桥,翻脸不认账,回过头来就清理曾经暗中帮助过他的“百香门”弟子,为了防止“百香门”势力抬头,这位宋太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条文,打压武将集团c武林势力。

    并且,以祖训的形式,一直流传到宋朝的灭亡。这也是整个大宋王朝都“重文轻武”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最不尚武的朝代,就是宋朝。很难想象吧,一个武将出身的开国皇帝,居然会玩儿命打压练武之人。

    后来,遭到戏耍利用和背叛的“百香门”弟子,终于决心要报仇雪恨,经过紧密的策划之后,实施了一次惊天动地的行动,并给历史留下了一个千古迷案——“烛影斧声”。

    他们,弑杀了皇帝,赵匡胤。还巧妙地把这个黑锅,甩给了他的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

    宝座上的皇帝不断更替,但太祖制定的基本国策没有改变,一直被沿用下来,那就是不遗余力的打压天下武林界。

    当然,“百香门”也从未停止过报复,整个北宋历史,都充满着农民起义,据统计,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有上百次。每年都有起义军闹事。

    我们熟知的“梁山好汉”,只是这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宋江他们闹的动静其实并不大,都不如方腊,当时,方腊已经建国称帝了,而宋江还在为了一个半大的官职而苦苦挣扎。

    咱这么看,宋江被招安之后,获封“武德大夫”c“楚州安抚使”。宋徽宗时期,规定武臣官阶共五十三阶,其中,“武德大夫”是第二十八阶。瞧,不上不下,中不溜的小官。

    所以说,宋朝的历任皇帝,都有着极为丰富的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宝贵经验。

    简单来说,有这么较为常见的两招:巨石拍卵c釜底抽薪c驾虎驱狼。

    还是拿“梁山好汉”举例子,晁盖宋江等人聚众谋反,啸聚山林,怎么办?

    第一招,巨石拍卵。调派精兵勇将,势如泰山,以压倒性优势前来镇压。吓死你!吓不死你,就打死你;

    第二招,釜底抽薪。几轮交锋下来,发现他们吓不倒,也打不死,那就改用糖衣炮弹,许以高官厚禄,诱降c招安,把敌人变成自己人;

    第三招,驾虎驱狼。朝廷的俸禄不是白给你的,食君禄,当报君恩。看见没?方腊称帝,大逆不道,去吧,替主分忧,为国除害。

    宋江与方腊厮杀,这不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