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五章 特殊照顾(第1/2页)  三盗混元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胡师爷凑上前来,以为胡知县发现了卷宗中的疑点,能推翻之前的结论。可他看了半天,也没发现什么蹊跷。

    “大人,小的愚钝,不曾看出其中蹊跷,还望老大人明示——咱究竟是用哪个把柄,讹诈前知县”

    “混账!别说看不出有何蹊跷,纵然是看出来了,也不得翻案!瞪大你的狗眼,看看,十条人命!”

    胡师爷又仔细看了一遍,“对呀,没错啊,是传闻中的‘十命风化案’呀。”

    怎么是十条人命呢?八个匪人,被官府所杀,这是八条人命,还有老李和马芙蓉呢,一个是受害者,一个是畏罪自尽,加一块儿,总共十条人命。

    所以这段书的小回目,又叫“十命风化案”。

    “十条人命,都扔了里头了,不光是附近州县啊,简直就是震惊朝野,连皇帝都亲自批示了。一口气儿宰了八个犯人,你给它翻案?这不是当众打皇帝的脸吗?你让朝廷的脸往哪儿搁?”

    师爷倒抽一口凉气,“哎呀,属下无能,果然还是老爷您思虑周全啊!对,反正人也杀了,是不能翻案了,永不能翻案可是,老爷,那您是让我看什么呀?”

    “就是——他!”

    胡知县把手指头放在一个人名上,“李有子”。

    “他?”胡师爷不明白了,“老大人,我是越来越糊涂了,您就别卖关子了,直接告诉小的我吧。”

    胡知县满意地捋着小山羊胡,笑道:“小同志,小鬼,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嘛。有道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李有子,可是个传奇人物。”

    “哦?老大人,还请您明示,这个瘸腿儿单蹦儿,怎么就传奇人物了?”

    “如果没有他,李桥村怎会勾来众匪?如果众匪不来李桥村,又怎会有现在的‘十命风化案’?如果没有‘十命风化案’,那个老王八蛋又怎会升官?他不升官,我又怎能补他的缺口?你,听明白了没?”

    师爷掰着手指头,一句一句地数着c算着,“这么说来,老王八蛋c您,还是托了李有子的福了?”

    “哎,你这是怎么说话的?别把老王八蛋和我搁了一块儿说。听着就跟骂我似的。”

    师爷又看一遍卷宗,忽然眼前一亮,拽住胡知县的衣角,低声道:“我看吶,这其中还是真有问题的,您看这里——”

    话说前任知县为了瞒天过海,确实在案卷上做了一些手脚,乍一看起来,是合情合理,然而细细推敲的话,就会发现,这个卷宗并非是天衣无缝。

    比如说,他把李有子是药房常客的这一个细节,直接抹去了;药房先生的供词,也被抹去。

    案情就成了:老李秘嘱李有子购买泻药,意图暗害匪人,事情败露,反被“瞎鬼”所杀。

    看上去没毛病吧?您别急,细细推敲:

    按照卷宗所说,李有子进了药房,赊了两包强力泻药。

    掌柜子你认识李有子吗?跟他很熟吗?为什么平白无故给他赊账打白条?再有,他进药房时,是有气无力,身体虚弱,张嘴买泻药,合理吗?您就不多问一句吗?

    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掌柜子与李有子是老熟人,且知道李有子买泻药的用途。

    既然是这样,那么李有子说这次买些药是受养父之托的说法,就值得怀疑了,真那么巧?

    再有,虽然众匪承认与马芙蓉有染,但这一说法缺少证据的支持,比如,某天某地,某人与马芙蓉有染,那一天二人穿的什么衣服c说了什么话,做了哪些事情这些口供都没有,只有众匪人对马芙蓉内衣样式的描述。明显的缺乏证据!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好嘛,胡师爷真就找出了不少疑点,这要呈报上去,保准翻案。

    话又说回来了,上级单位就没发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