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五国朝贺(第1/3页)  繁华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没过几日到了端阳佳节,循例百官都有三天休沐,御赐百索粽。

    端午正日,明皇又在兴庆宫中大宴,三品以上大员及宠臣c边将都有节赐。五品以上官员另赐九子粽c枭羹为节日之食,文臣赏绸面腰扇,银钩玉带;武将则是鎏金蹀躞带,并一套镶银七事1,亲王赐通犀带,郡王赐腾蛇起梁带。

    王忠嗣被授予武散阶宣威将军,从四品上,除有蹀躞带之外,另赐一条腾蛇起梁带,只不过郡王之带皆是七枚玉銙,王忠嗣却是三枚玉銙加四枚金銙,以示区别。

    百官窃窃,都说近来李延青恩宠眷隆,风头无二,看来王忠嗣回朝,要将他压下一头,不料李延青所得赏赐,竟和王忠嗣一模一样。

    这下就连诸王宗室也觉不可思议,往年德高望重,地位尊崇的老臣也曾得恩赐腾蛇起梁带,李延青入朝不过两个月,明皇竟会如此待他,实是前所未有。

    李延青无暇去管坊间传言,正对家中数不清的粽子束手无策。这几日除了端午当天的九子粽,明皇又命内侍几次三番送来淋蜜含香粽c红绯蜜豆粽c紫玉驼酪粽,加上宁王c申王c陕王c甄王并汝阳王李琎c宁安郡主李玲纷纷派人送来粽子。

    就连咸宜公主都不例外,遣人送他五只莲蓉桂花粽。更不必说一些借端午为由下帖相邀的公卿权贵,请帖全是与粽子一起送来,加起来没有两百斤也有一百五六十斤。

    慕容则说要帮他解决,只选了一些花样奇巧的带给弟妹尝鲜,李延青又派人分送给王维c新科状元孟承郴还有张拯c源弼c皇甫惟明等人,剩下竟还有百斤之多。

    管事的余伯曾笑说:“就算阖府上下顿顿都吃角黍,也要吃上十天半月,不光吃了今年,就连明c后两年的也都一起吃了。”

    李延青闻言却只一笑,想起不少百姓还都无米度日,我却有这许多粽子无可奈何,思之惭愧。暗中吩咐家人偷偷带出城去,送给长安周边的穷苦人家,万万不可留下自己的姓名,以免再招来施恩行惠的闲话。

    另有一份粽子亲自带去景龙观布施,大朝会之前,这长安城还是太平无事为好。

    开元十二年五月甲申,前后数日间,突厥c契丹等国使臣先后抵达长安,入住鸿胪客馆,一应贡物交与鸿胪寺点查。礼部议定六月甲辰,以朔望大朝接见五国使臣。

    大朝仪礼远比常朝隆重,只在含元殿举行,君臣都需着具服方心曲领。明皇自穿通天冠服,文官头顶远游三梁冠,武官带黑介帻,两班均着绛纱袍。

    自卯时初刻入朝,天已微亮,此时含元殿上肃穆一片,百官执笏肃立,只待五国使臣进殿行朝贺之礼。

    李延青与王忠嗣站在一处,两人都是初次进入含元殿,不敢四处转头乱看,只微微用眼角余光扫过,目所能及便已教人咂舌。这座大殿东西长二十五丈,共有十一间屋舍,南北宽十四丈,纵深四间有余。

    穹崇飞阁,银台金阙,长戟高门,反宇雕甍,李延青只觉生平所知言语,竟未有一句能比拟眼前所见。置身含元殿中,方感到人力可夺造化之功。

    这时正是六月酷暑,热的天上下火一般,长安城内蝉鸣咋咋,路上半日都不见一个人影。文武百官通身衣衫从头至脚,里外三层,包裹得严严实实。

    辰时中刻日头高起,众人就都大汗淋漓,湿透中衣,浑身上下如同湿布紧紧裹缠一般。

    高力士早已着内侍送冰入含元殿,时时更换,皇帝及近前贵胄尚不觉热,只是宋璟等一众老臣年事已高,站立许久,无不勉力支撑,谁也不愿在外国使节面前出丑。殿外却有十七八人体力不支,中暑晕倒,左右侍卫慌忙抬了下去。

    终于听得五国使臣觐见,一行人依次入殿,拜于陛下,各出祝颂之言,当先便是突厥c契丹两国使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