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三十六 黑土堡(第1/3页)  钢铁疲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玄野这次选择的职位是陆军通信兵(=signalcorps),原本征兵站那位年轻士官,曾强烈推荐玄野一个更舒适、待遇更高的职位:“无线电与通信保密维修”。

    却因其属于情报与作战支持类的后勤技术职务,被玄野婉言谢绝了。

    联邦的新兵训练体制有两部分,一部分是bct“基础战斗训练”[注1],就是统称的新兵训练,它代表着一个普通平民如何通过各项测试、最终成为一名合格军人的过程。

    而基础战斗训练结束后,士兵还要去技术学校培训自己在军队中的职业技能,即ait“个人高级训练”[注2]。

    比如特种部队会训练跳伞、战术爆破;专业工兵会训练舟桥技术、工程维护;海军陆战队会训练两栖装甲、潜水管理,等等,最后才能下连队。

    整个过程少则12周,多则一年左右。

    联邦一共有16个常规的军事训练营,7个在东半球,9个在西半球。例如西半球的杰克逊堡,其基地面积为210平方公里,陆军基础训练博物馆也位于此。

    杰克逊堡基地不仅为陆军输送众多合格的新兵,还为军队培养教官,但因其培训的军事职业,多为物资、军械、人事管理等后勤补给兵科,所以有“轻松的杰克逊”这一称号。

    旧时代战争期间,杰克逊堡为联合军训练了超过12个师的兵力,共计75多万人。战争结束时,该基地的学员学员量急剧减少,屡次缩减经费和规模,直到之后一系列治安任务和联邦对宗教国的战争,才又使其重新焕发出活力。

    杰克逊堡的训练气氛看似舒缓容易,一部分人进行训练,其余人员则在一旁加油、呐喊,很多参观者会感觉像做游戏。其实并不尽然,该基地在课目设置上接近实战,有翻越障碍、高楼攀援、溜索过河等,就连战斗小组的战术攻击训练,也是在模拟枪炮声的环境中进行的。

    因此,很难说“轻松的杰克逊”到底有多么轻松,但反过来看,如果一名新兵毕业于杰克逊堡,那他或着她很有可能就是后勤兵。

    玄野报考的通信兵这类军职,旧时代由通信工程、通信技术保障、指挥自动化、无线电通信对抗、航空兵导航、军邮等专业部队组成,一般都在杰克逊堡训练。

    但是由于填写入伍志愿表格的时候,玄野在“是否愿意前线作战”一栏里打了个勾,所以这次他被分配去往别的新兵训练营——乌兰基辅州的黑土堡基地。

    阿拉米达市的航运交通远不如费利蒙便利,从这里飞往乌兰基辅州,中途还需要几次经停。

    玄野在机场一直等到午夜12点,又乘坐了将进16个小时的航班,才终于抵达乌兰基辅州的顿涅茨克。

    这批来自阿拉米达考务中心的新兵,只有两个人是去黑土堡基地的,一个玄野,另一个是问他借烟抽的壮汉。

    两人的航班座位也挨得很近,闲聊中,壮汉与玄野互通了姓名。

    原来这个男人叫弗农,是圣克拉拉州航天科技大学、轨道器环境与外层空间生命保障工程专业的一名在读博士生,asvab成绩98分,差一点就是满分。

    弗农报考的职位全称是“先进坦克系统及攻击直升机维修”,很新颖又很矛盾的工作内容,玄野以前并没有在asvab的军职列表上见到过。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一个普通新兵无论asvab考得分数多么高,工作能力多么出色,都不可能一跃而成为军官。

    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培养体系,要成为一名军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学术能力评估标准sac中,尽量取得高分,然后报考正规军校,比如联邦海军军官学校、或者联邦空军军官学院。

    后者才是真正培养优秀飞行员的摇篮,只要学员们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