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五章 皇家有女初长成(第1/3页)  变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同一时刻,皇宫,乾清宫。

    此时已经是快接近半夜了,而崇祯皇帝呢,还在就着烛火,不知疲倦的批阅着奏折。

    并且他批阅着御案上永远都不会被清空的奏折,却是时而叹息,时而欣喜。

    叹息的是他虽然有雄心壮志,可是老天爷对大明,对他也实在是太苛刻了,都连着几年各种天灾了,包括今年又是如此各地上报的请求救灾的折子,都不知凡几。

    在这种一片灰色下,也只有山西方面报上来的奏折,能令他感到有些安慰的(从原来的粮食输入省份,变成粮食输出省份),包括这次下去调查的三队巡查御史的考评结语,他都是一一仔细看过,特别是他们最后的总结评语——山西大熟,百姓安康,不见流民,踊跃纳粮。

    而见了这样的评语,崇祯那是十分的感慨啊多亏了这次山西表现出色,不然的话,今年的日子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了!

    甚至见到山西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崇祯皇帝都不免生出几分后悔的

    自己当初的步子是不是太小了?就算不像刘老爱卿说的那样(刘宗周),给他个半壁江山治理,至少也要多搞一两个省份啊!那样的话,现在的日子是不是就会好过许多了?

    不过崇祯在感叹之余,却又笑了只要这样的人才是属于大名的,并且在之后的将来,能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大明又何尝不能迎来它的伟大复兴呢?

    而正在崇祯遐想之际,就听见宫殿外有一阵环佩叮咚响原来是他的结发妻子,周皇后来了。

    周皇后在崇祯还是信王的时候,就已经是他的妃子了,所以夫妻两人相伴十几年,感情那是非常好的。

    而现在看见崇祯深夜还在忙于公事,她就是亲手熬了一碗冰糖莲子羹,给崇祯皇帝送过来。

    既然都已经是老夫老妻了,那也不用多说什么的,等到她服侍着崇祯皇帝吃完之后,看到崇祯一副既忧且喜的样子,周皇后就是有些不解的,而崇祯皇帝呢,也一向敬重她,所以也就是耐心的和她解释了一下。

    而等到周皇后听完之后,却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并且还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既然两人的感情非常好,崇祯见状也就说道:“爱妃有何话想要道来,尽说无妨。”

    “遵旨——”既然崇祯都这样说了,周皇后也就不再忌讳什么了,本来后宫是不能干政的,不过现在嘛,出于对大明朝的关心,对自己丈夫的关心,周皇后也就不再避讳。

    她就是说道:“听殿下这么一说,这个杨山芦果然是个大能臣,只是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位杨爱卿如此能干,又是在民间有如此高的名望,恐怕”

    “这个嘛”崇祯听了就是一皱眉,如果是别人对他说这种话,他肯定是要当面训斥的,可这是从周皇后口中说出来的,他知道这是对他的关心!而且怎么说呢,就算崇祯对于杨山芦再信任,臣强主弱,这确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隐患。

    包括这对于历代的君主来说,确实都是个难解的问题手下的臣子都是一帮废物吧,那国事就会被败坏,可如果手下臣子太能干吧,却又担心功高震主,实在是个难解的谜题啊

    不过总的来说,崇祯对于杨山芦还是很有信心的,他就是想了想道:“爱妃不必多虑,杨爱卿是个大大的忠臣,这点朕还是知道的。”

    “可是就怕有时候连他本人都是身不由己,君不见那个历史上的黄桥兵变”看见崇祯心情不错,周皇后也就大着胆子多说了一句。

    听见周皇后提到这个,崇祯的脸色都是变得有些难看起来,而所谓的黄桥兵变,也就是指的宋朝开国太祖赵匡胤。

    当年的周世宗柴荣对他怎么样,可以说是恩宠有加了吧,可是等到柴荣死后,赵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