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探花榜(第1/2页)  枉南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同朝新成十年四月初十,新皇帝的第三科春闱放榜。

    春闱放榜共三日,第一日是探花榜,由本届春闱第三甲领二百至三百名登榜。吏部大门前,禁监机要处公告栏,市坊的牌楼旁都同时张榜,一来方便人数众多的仕子及时查看,一来彰显科举春闱的三司会考,公正严明。

    而十一日会放榜眼榜,由第二甲领一百至二百名登榜。十二日则才是状元榜。

    探花榜日,漫天遍地的学子都一早汇集到了一起,市坊的街头聚集的人最多,要进市坊的商贩们挤不进去也拉不进货物,反再看来要选购的人群也被榜单吸引了过去,于是也都停止了手上的活计,钻进围观的人群一起张望。

    榜单贴下之后,人群里一阵一阵爆发出欢呼和叹息的声音。但在平民百姓的眼里,这些人都是一样的,一样的疯狂,一样的痴迷,一样的歇斯底里。

    探花郎苏子期,江南临州府首富苏老国公的曾孙,江南第一才子。在迎春楼林翕大宴众仕子的时候一语震惊四座,没有人会想不到如此出众的苏子期出现在三鼎甲的名列之中,有的只是更加神往能强过他的榜眼和状元郎是何等人物。本朝的科举试卷由吏部礼部和禁监机要处的文官们一同批阅,然后和皇帝陛下一起定下三鼎甲的试卷,至于三鼎甲花落谁家都是放榜之日才能看到。

    市坊一旁的临州仕子高声向苏子期庆祝着,苏子期站在迎春楼的二楼,向那些好意的同乡仕子们抱拳致谢。除了像他一样恩科得中的人欢呼雀跃,剩下的人像是输了一场赌博,懊恼不已又对下一场的发榜重新报起了希望。

    “禁监的人管着试卷,三甲是陛下和几位阁老拟定的,探花也位在三鼎甲中,对老爷子也算能有个交代。”丞相公子翰林学士钟盛识站在了本科探花郎的身边,似乎是在安慰道。

    探花郎收起了笑容,有些疲倦和沮丧的面容就不再隐藏得住,他的目光有些飘忽,放在了长街之上,人来人往,似乎今日的榜首比那些落榜的仕子们更为难过。

    “我总得难过一些,如果这就满足,总像是我这个人太无用了些。”苏子期收回目光,面带微笑向钟盛识解释道。

    “这样很好,但望你千万谨记老国公与家父的约定。”钟盛识对他有些反常的话和形容举止极其不放心,忍不住出言提醒。

    苏子期回头朝他古怪一笑,说道“我当然知道,但你这么说莫不是信不过我?或者是丞相大人信不过我?”

    “自然是没有的事,我钟家与苏家荣辱与共,哪里有信不过的道理。”钟盛识急忙解释道。

    “哦?那学生好奇丞相大人给学生拟的官身是什么。”苏子期向回走着,没有去看身后晾着的钟盛识。

    钟盛识的眼睛眯了起来,但声音却依然平和可亲“边陲重镇自然是去不得,你不用看着我,你是苏家独孙,这是老太爷的意思,我跟我爹没有插话的余地。”

    “所以是哪儿。”苏子期坐下说道。

    “临州参军。”

    “为什么,这也是我太爷爷的意思?”

    “开战在即,大同战时粮草皆出于江南道,你执掌临州,就能掌握全国的军粮。”钟盛识说的很平淡,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巨大很巨大的诱惑,凭苏家在江南道的势力,顺利掌握临州府的军政大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这么大的油水落在江南首富的手里自然也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丞相大人的意思是什么?”苏子期此时的面色严峻,陷入了沉思。

    “大同国的命脉应该永远把握在它最忠诚的臣子手里,落马坡的事犹历历在目,这世上只有太后和家父是永远不会背叛陛下的。”钟盛识的声音也冷了下来,一字一句,斩钉截铁,分两千斤。

    “我知道了。”苏子期的头低了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