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2章 春天三(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关系,就已经让温体仁对张溥心怀警惕了。

    在没有当上大明首辅之前,温体仁做梦都想成为文华内的第一人,这不仅意味着文官的最高荣誉,同样也是大明权力的巅峰。就好比过去他以吏部尚书份进入文华时,并不会有什么额外的感觉。但是在他就任首辅之后再来到文华时,却有了半个主人的感觉。

    这也使得他最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上班的时候,再也不照着从前抄近路走文华后门的习惯,而是非要绕道正门,先站在门口看一看文华的正面,然后再慢慢走入自己的首辅办公间去。

    要不是因为崇祯喜欢抄近路,每每都从文华后方过来,温体仁其实很想下令把文华后门给封上,让阁臣们都从正门进来。为大明中枢的执政重臣,怎么能够只图方便,而不顾及礼仪呢。

    夫子都说了,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为内阁阁臣自然应当为满朝上下做一个表率,不能图一时方便而不走正门啊。不过他想归这么想,却没敢给自己找这个麻烦。

    不要说皇帝肯定会因此对他有意见,温体仁估计内阁中支持自己的也不会多。之前他当吏部尚书时,对于除钱谦益之外的阁臣可一向是礼貌有加,总不能刚坐上这个首辅位子没多久,就翻脸不认人吧。就算他能拉下脸来,这些同僚也未必会买账。

    内阁改革之后,首辅虽然从法理上确立了统领内阁的地位,但内阁阁臣之间的权力和责任也有了清晰的划分。在没有皇帝的支持下,就算是首辅也不能侵犯阁臣所负责的职权,他只能就阁臣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问题,向皇帝提出撤换阁臣的请求。

    而此次内阁的成员虽只替换了两人,但却调整了内阁中最重要的三位,即首辅、分管吏部的次辅和分管户部的阁臣。钱谦益么是受到连任的限制不得不出阁,而温体仁是因为接任了钱谦益的位置而让出了自己的位置,至于郭厚么则是年老体衰而请求退休了。

    次辅的位置是因为条件交换而不得不让出,王朝聘的上位虽然有些让他惊讶,但看到了王朝聘后的两湖学派之后,温体仁还是能够理解皇帝任命的想法的。不过接替郭厚的居然是从地方上提拔上来的一个官员,就有些让温体仁有些困惑了,虽然这名叫方岳贡的新户部尚书,也是科学民主进步党的一员。

    不过和外界沸沸扬扬的舆论不同,温体仁知道这位并不是自己推荐,用以掌控户部的党羽。他这是替皇帝背了一口黑锅啊。

    不过作为前吏部尚书,他倒是很轻松的找到了这位党内后起之秀的详细资料。方岳贡,字四长,号禹修,湖广谷城人,天启二年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历典仓库,督水平粮储“,以廉洁和吏才而出名。

    之后便出任松江知府,在地方上兴建水利和海塘而获得了皇帝的重视,由此被任命为东南地区水利及沿海石塘修建的负责人。

    由于当初朝廷拨款不足,负责东南水利和石塘兴建的方岳贡,除了要监督工程进度之外,还要为这些项目筹集经费。为此方岳贡每天驾一叶小舟,在东南各县到处找人劝募,并向朝廷建议:“富户有田百亩者,一律劝输每亩银八厘,以供筑塘之用“等募款政策。

    在筑塘和兴建水利的过程中,方岳贡还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以革除弊端,不许衙门、公差直接经手项目费用,并随时访问督工人员,检查发出的银两是否全部到位,使的东南水利和海塘工程一一顺利完成。在这两、三年的大旱灾里,为东南保存了不少元气。

    不过方岳贡破坏了官场的潜规则,又迫使东南士绅地主出钱兴修水利和海塘,于是在工程完工之后,便有人挟私嫌诬告方岳贡贪污工程款白银三千两,一时引起了东南百姓大规模的抗议,最终在皇帝亲自派出人员的调查下,方才证实了方岳贡的清白。

    温体仁倒是没想到,对方居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