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表明心迹(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坐在主位的朱由检扫视了一眼在座的阁臣们,脑也不断的计算着自己说的话会引起怎么样的反应。

    当改革推进到现在这个程度,光凭集权于内阁的理由,已经无法让这些阁臣们同心协力推动下去了。

    他知道,在座的不少人的确有想要继续推进改革的;但也有人觉得做到现在的程度已经很好了,再继续向前的话,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也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也有人则看了黄立极的位置,试图要取而代之。

    所以他需要找到一个让在座各人都能接受的改革依据,以让此前因为遇到危机而不得不和他站在一起,让推动改革的官员们再次坚定自己的立场。

    沉默了片刻之后,朱由检终于开口说道:“孟子曾经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朕以为这句话说得很好。

    如果我们将所有的大明人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属于统治阶层的劳心者,而另一部分是归属于被统治者的劳力者。

    朕和在座的各位,是属于统治阶层的劳心者,而大明的百姓是属于被统治的阶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统治阶层,那么这个国家会失去秩序陷入混乱;但是如果失去了被统治阶层,那么这个国家也不复存在了。

    所以朝廷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维持国家的存继,而国家是维护统治阶层统治的暴力机器。为什么朕要说国家是暴力机器,因为我们需要国家组织军队都抵抗外来的侵略者和镇压内部的反抗者。

    我们还需要国家去组织各地的官府,调解百姓之间的矛盾和向百姓征收税金和劳役、兵员…而朝廷是国家这部暴力机器的大脑,正是朝廷颁发的各种命令、政策和组建的各个部门,才能让这部机器运转起来…”

    听到皇帝这么解释国家和朝廷之间的联系,在座的几位阁臣都不由面面相窥了起来。虽然崇祯说的言辞有很多新鲜的词语,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难以理解的事务。

    作为一个绵延了数千年的明,政治的各种概念和运行规律,在这片土地早自觉或是不自觉的在运行了。

    只不过国的哲学家们虽然早知道了政治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但是却不愿意将之*裸的展现在普通人面前。每一个学派的思想家们,都想要用自己的政治理想编制成一件华丽外衣,将现实的政治打扮成他们所憧憬的模样。

    既然儒学的思想家可以将政治包装成礼乐忠孝的道德礼教,那么说明其实他们对于政治的本质并非一无所知。

    只不过这种对于政治的实质,很难从四书五经研读出来,只能依靠所谓的家学传继下去。而能够坐在这间房间内的官员们,基本都是有着一定的家世底蕴的,他们对于崇祯所说的这些政治理念,自然不是那么的陌生。

    但是,学问这种东西是需要不断研究和积累的,而政治本身也是一门学问,将政治的本质掩藏起来,只在小范围内进行教学,对于这门学问来说不会有任何进益,反而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退化。

    因此当他们听到崇祯以一种近乎于解剖的方式,将后世总结出来的政治理念展示在众人面前,便使得他们大有震耳发聋的感受。

    虽然在座的众人对于政治的本质有所了解,但是这种了解程度也是有深有浅,有全面和片面之分。在崇祯讲述之前,还从来没有人试图用一种精简而科学的语言,去描绘这些政治理念。

    咋一听到这些政治理念的时候,不少人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他们实在有些接受不了,这种*裸的功利性语言,这让他们感觉自己维护的那块遮羞布,被皇帝一把扯了下来。

    但是随着皇帝不停的讲述下去,这种在逻辑可以进行严密论证的政治语言,顿时引发了众人的兴趣,让他们觉得这种讲述政治理念的语句,虽然过于直白毫无采,但是这些语句却带有一种让他们着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