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9章 新式火炮的初鸣(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二月四日午,朱由检带着东路军主力2万余人从宿营地出发,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行军之后,抵达了忍字山口的大营东面。请大家搜索看最全!的小说!

    这座大营并非后金军队所修筑,而是张春带着明军修建的。也正因为如此,整座大营修建的极有条理,各种防御设施也修建的相当齐全。

    虽然后金军攻破这处大营时,破坏了西面的不少防御设施,但是现在面对从东面而来的明军,占据了这处大营的后金军队只是稍稍修缮了一下,便成了对付明军最好的野外防御营垒了。

    大营的西面一直延伸到了山口的段,而东面则出了山口有一里多地,自西向东流去的滦河,贴着北面的山脚穿过了这处山口。

    南面的山势陡峭难以攀登,因此鞑子只是派出了少数兵力控制着山脊。而北面的山势虽然稍稍平缓一些,但因为有滦河相隔,因此无法加以利用。

    当初后金军队攻打这处大营时,只能选择从正面进攻,虽然明军士气低落,但还是死伤了不少人马。而现在轮到明军来进攻这座大营,也只能选择从大营正面进行突破。

    和蒙古人修建的营垒外围只用了单层木栅栏不同,明军修建的大营完全是按照总参谋部营建条例修建的野战营垒。在双层木桩围墙内用挖掘壕沟多出的土壤进行回填,这种双层夹心墙不仅坚固,而且还具有防备小型火炮轰击的效力。

    明军随身携带的弗朗机炮和6斤以下的野战炮,对于这处大营的外墙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当守在大营内的后金士兵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顿时纷纷从围墙后面伸出了头,对着远处的明军划着手势,并进行谩骂挑衅了。

    没有炮耳的弗朗机炮调整射击仰角极为麻烦,倒是明军随身携带的4门3斤*炮,4门6斤*炮,可以快速的调整角度,让炮弹穿越鞑子大营的围墙,直接攻击大营内部。

    但是在看不到营垒内部的状况下,这种盲目的射击似乎并不能给后金军队予以重大打击,因此前方的炮击很快停止了下来。

    虽然张春画出了他所修建大营的平面图,但是当崇祯将明军交给张春指挥,让他作了一次试探攻击之后,张春便发觉营地的格局似乎已经被后金军队改的面目全非了,原本他所认为的薄弱环节,现在都已经被后金军队一一修补,甚至于有些地方还设置了一些针对明军的陷阱。

    虽然这些陷阱很粗糙,但也足够让进攻的明军遭遇挫败了。张春在收兵之后,便跑去向皇帝负荆请罪。朱由检询问了诸将,要怎么才能击败这只后金军队夺回此处的山口控制权力。除了李宏元等几位参谋认为不如等12斤炮来,用12斤炮进行攻击;其他人都建议修造楯车以抵挡鞑子的弓箭,让士兵躲在楯车后面靠近营墙,再近距离进行突击。

    朱由检权衡了两种意见之后,便让军队暂时停止进攻,一边让张春带人砍伐树木督造楯车,一边派人向后方督促12斤炮尽快前进。而他自己则继续带着参谋和将领在前线观察地形,选择进攻路线。

    到了午的时候,6门12斤*炮和4门12斤加农炮都抵达了前线,李宏元随即将4门12斤加农炮和2门12斤*炮布置在了计算过的炮兵阵地,准备对后金据有的营垒发起进攻。

    而第二炮兵团的官兵们也摩拳擦掌的想要在这场战事证明自己,从京畿出发之后,这只由275辆马车组成的庞大队伍,一直在赶路之。

    虽然依据西式四轮马车的转向机构和明军传统的偏厢车结合,炮兵团所采用的重型四轮马车载重达到了1.2吨,新采用的胶皮贴面车轮也大为提高了马车的行动能力,但是离开了京畿附近的平原地形后,崎岖的山地道路依旧给这只车队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行军速度一直困扰着这只炮兵团,更让他们没有赶滦河之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