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1章 旅顺口(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林远忠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么?”朱由检放下了毛龙的奏折,抬头向着面前的吕琦发问道。

    吕琦屈了屈身体,小声的对着崇祯回道:“回陛下,林远忠也有一份密报到了。他在密报里说,刘兴祚于九月进攻宽甸,被右协副总兵陈继盛连续击退,于10月初突然带领亲族和部分军士约300余人逃入宽甸。

    说是其昔日同登莱巡抚袁可立有约,欲归明军,但是事有不谐,被部将王丙出卖,致奴觉察。老奴将其并李永芳长子械而去,杀其弟刘兴仁暨王丙,复州阖城屠戮,所未尽者悉赶而东,且并永宁、盖州,俱行赶徙,因此归明之计未成。

    其同家族被尽数迁往沈阳之后,老奴对其百般监视,因此此后便失去了同大明的联系。老奴归天,四贝勒黄台吉继大汗之位,又因为其有背奴之嫌疑,及大贝勒旗下之人,并不信任他。

    在他忍辱负重多年后,直到今年年初黄台吉才启用他做些小事。在他小意奉迎之下,此次黄台吉终于派他外出沈阳,率兵前来攻打宽甸。他早有投奔国之愿,故趁着军连续进攻失利,对他监视的军将放松之余,以焚烧本营之策,带着兄弟和亲信投奔了过来。

    据林远忠说,刘兴祚当时还出示了袁可立签署的免死票一纸、加衔扎付一张,陈继盛不能断定真伪,便将这三百余人解除了武装,送到了皮岛。

    当时毛总兵刚刚休假回来,听闻此事之后,便把刘兴祚单独召去,两人私下交谈了近一个时辰,出来后刘兴祚便改口宣称,他是被毛总兵所感召,才率兵前来投靠皮岛的。

    王大人当时正在朝鲜,同朝鲜商议调拨一些粮食物资以越冬,因此并未知晓此事。”

    朱由检听完后沉思了许久,才开口问道:“这毛帅回乡休假这段时间,对东江镇的军制整顿和民众人数统计,都有什么进展没有?”

    吕琦想了一会,才回道:“朝廷给东江镇设兵额2万,年给粮饷20万石,而毛帅自称东江镇有兵十五万。

    但是根据社会调查所同锦衣卫在东江镇辖下各岛的调查,东江镇约有兵丁4万2千人,毛帅给每兵每月口粮5斗,每年耗费粮饷25万2千石。

    在征的毛帅同意下,总参谋部把东江镇分为4协,每协一万二千人。

    东协副总兵陈继盛,驻守宽甸到铁山地区;西协副总兵黄龙,驻守西至广鹿岛,东至皮岛的辽东外海诸岛区域;

    右协副总兵沈世魁,驻守江华岛至济州岛区域;左协驻守旅顺口至金州区域,东江镇推荐毛永诗为左协副总兵,其为毛帅养孙,原名孔有德。

    现在的旅顺口陆军便是由此人统领,旅顺港海军则是归属于渤海舰队赵大可参将统领。”

    听到孔有德的名字,朱由检的眉头不由皱了下,这位后世满清的三藩之一,对大清朝可真是忠心耿耿啊。

    不过他现在在东江镇内声望不错,连自己派去调查的人员都说此人对大明甚为忠心,是东江镇内少有的几个,平日里没有出言怨恨朝廷的将领之一。

    崇祯想了想便问道:“旅顺口的要塞化做到什么程度了?金州地区又是个什么状况?”

    旅顺口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既是渤海的门户,又是天津、山东半岛前往皮岛的转要点。从登州到旅顺口若是顺风,半日能抵达了。

    旅顺港更是优质的天然深水港,还是北方少有的不冻港,出口有黄金山、老铁山夹峙保卫,很适合作为军港修建。

    因为怀疑刘兴祚有叛变之嫌疑,努尔哈赤尽迁辽南之民入内地,辽东沿海四百里顿时变成了渺无人烟的荒地。只有旅顺口因为东江镇的坚守,倒是成了现在辽东半岛人口最为繁华的地方,计有人口万。

    东江镇虽然在旅顺口站住了脚跟,但是东江镇缺乏资源,而大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