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崇祯当着众人的面,第一次讲起他为什么把国子监改成燕京大学的缘由时,200余名来自燕京大学的学生们都听的非常认真。品書網
虽说刚刚在长安左门外,皇帝一出来称呼他们为大明未来之栋梁,但是这些学生们也只是把皇帝的话语当做了对他们的精神鼓励而已。
虽说国子监改成燕京大学之后,对于招收入校的学生要严格了许多,而且还采用了固定学期及留级制度,但是大多数的学生们并不以为,他们自己的未来有多光明。
大明立国200多年来,科举制艺已经深入人心,只有那些从千军万马的士子拼杀出来的进士,才可算的是大明真正的栋梁。
而采用了其他方式进入仕途的官员,始终都会被视为旁门左道,即便是能力再出众,也会被官员主流所排斥。这些非正途出身的官员不仅在晋升速度无法同科举出身的官员相,连升的空间也会遇到看不见的天花板。
所以,虽然燕京大学的学生们在这次事件是绝对的主力,但是领导人却推让给了燕台十子之盟的张、夏、王、杨等人。这便是因为,燕台十子之盟不仅在今次的会试出了几名进士,便是剩下的士子虽然一时落选,但是章制艺并不差于举的士子,他们不只是欠缺了几分运气罢了。
在这些未来进士的面前,不管是京告状的河南士子,还是他们这些燕京大学的学生,自然只能退避一时,为之摇旗呐喊了。
不过现在皇帝对着他们说起建立燕京大学的愿望时,那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终于让许多燕京大学的学生们明白了过来,皇帝对他们的态度,和对其他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虽说,现在大家都认为,考了科举,金榜题名的进士们是皇帝的臣子,也是未来大明的治国精英。
但是显然崇祯并不这么认为,他话里话外是想要让这些燕京大学的学生们知道,燕京大学迟早会恢复到成祖皇帝时的盛况,只有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他所需要的国之干臣。
感觉敏锐的学生心大为窃喜,而迟钝一些的学生也同皇帝亲近了许多。在崇祯这番话说完之后,原本这些倾慕燕台十子之盟社员才学的学生们,不自觉的把对燕台十子之盟的仰慕,转化为了对皇帝的崇敬感。
在崇祯的夸奖期许之下,这些学生们的心里终于生出了几分,要如何让自己成为皇帝所描述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青年才俊的目标去了。
而原本学生们自认要低燕台十子之盟社员一等的畏怯情绪,现在大多也消失不见了。既然皇帝这么看好他们,他们也不能再把自己置于某些连进士都没的士子之下了,在向皇帝书这件事,他们应该是地位平等的。
如果有了皇帝的称赞,他们还要对燕台十子之盟的成员唯唯诺诺,那么岂不是在当面打崇祯的脸么。要是因此被皇帝记在了心里,他们以后踏入仕途可要步步艰难了。
张溥和杨廷枢几人,大致是听懂了崇祯的意思,也感觉到了身边学生们情绪的波动。
他们明白自己对于这些学生们的控制,大约已经失去了大半。接下来只能指望,这些学生们还能激于对阉党的不满,继续站在他们这边。
不过他们隐隐觉得,在书之前他们乐观的估计,这些学生们今日会同他们共同进退的想法,已经不太可能实现了。
张溥、杨廷枢也只能在心里叹息不已,今日的书行动估计要以虎头蛇尾而告终了。他们两人并不认为是计划出了问题,他们倒是觉得,这完全是皇帝没有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张溥其实倒是很有自信,只要皇帝见面时能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他必然能以自己的口舌打动旁观者。即便皇帝再对他们不满,今日的书也会有一个漂亮的结局。
但是现在偏偏遇到了怪事,从皇帝走出长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