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8章 孙之獬的心思(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空间相当大,足以容纳4人就坐。不过现在车厢内除了他和皇帝之外,只有一个王承恩而已。

    因为车厢内部空旷,因此3人坐在里面倒是不觉得过于闷热。在车厢的顶部还有一个通气口,当马车行驶起来之后,还有新鲜的空气不断的灌输进来。虽然这些空气带着些许炎热,但是比密不透风的旧马车还是舒适多了。

    孙之獬上了马车后举止有些僵硬,他还是第一次同皇帝这么面对面就坐着,这让他显得有些紧张。

    在翰林院呆了五年的他,虽然地位清贵,但是想要熬出头,却也还是遥遥无期。虽说不入翰林,难为阁臣。但是想要从翰林熬到入阁,那也起码要熬上20年左右。

    孙之獬25岁中举,32岁中进士,等他熬出头,起码也要50出头了。显然孙之獬并无心在翰林院这么苦熬下去,也想走一走终南捷径。

    冯铨下陕西巡视学政之后,这大明时报暂时就乏人主持了。大明时报刚刚创建的时候,大家都对这个新成立的报社并不放在眼里。

    不过现在大家都清楚了,大明时报不仅可以影响士林舆论,还能经常同皇帝见面,实在是一条终南捷径啊。

    孙之獬现在最想要的,就是接替冯铨掌管大明时报社,为自己养望,顺便博取皇帝的好感。

    朱由检看着孙之獬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笑了笑说道:“孙翰林不要拘束,朕找你过来,只是想要随便聊上几句。”

    孙之獬下意识的就想要起身行礼,忘记了自己身在车厢内,结果头猛的撞上了车厢顶。

    “不必行礼,坐下c坐下说话。”朱由检赶紧摆手招呼他坐了下来。

    看着孙之獬讪讪的坐下之后,朱由检才开口继续说道:“你和钱学士编辑的≈一;中国简明历史≈ra一;,下发到各小学后反响不错,朕已经下令嘉奖两位了。”

    孙之獬这次学聪明了,只是拱手为礼说道:“多谢陛下嘉奖。”

    朱由检继续说道:“孙翰林积极响应新生活运动,让家中女眷不缠小脚,为大明百姓树立新风气,朕也是很喜欢的。朕听王承恩说,你有意自告奋勇,接任冯学士的大明时报主笔的职位是吗?”

    孙之獬低下头恭顺的回道:“臣不敢说要接任冯学士的位置,不过冯学士外出离京,臣倒是愿意暂时为陛下分忧。”

    朱由检看着他沉默了一会后说道:“冯学士出京之前,倒是向朕推荐过主持大明时报的人选。不过朕觉得魏显伯毕竟年纪大了,听说身体也不怎么好,让他操劳琐碎之事,恐怕也不大适合。

    既然你有意替朕分忧,那么暂时分管一段时间的大明时报,倒也不错。不过朕倒是想要问问,你接手大明时报之后,打算如何去做呢?”

    听说冯铨出京还不想放手大明时报,顿时让孙之獬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但是听到皇帝的心思似乎并未确定,又让他的呼吸开始顺畅了起来。

    他在大明时报社也待了不少时日,又有王承恩在背后指点,自然知道崇祯想要听到的答案是什么。

    对于崇祯提出的关于办报方针问题,他心中不知道打了几次腹稿了,此时自然对着皇帝熟练而条理清晰的表达了出来。

    听完了孙之獬的想法,朱由检觉得并没有脱离大明时报旧有的轨道,也就点头认可了他同魏广微共同管理大明时报社。

    载着崇祯等人的马车,很快就在一条幽静的后巷停了下来。巷子两边都是爬满了爬山虎的砖墙,在繁密的绿叶中,偶尔会露出褐色的老藤和灰黑色的砖面,显然这条巷子是有些年头了。

    当马车停下的时候,正对着一户人家的后门。孙之獬走下马车后,立刻就看到了,正站在院门内等候的钱谦益。

    “原来陛下今天是来见钱牧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