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二 被人告了(第1/3页)  大宋食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经过胭脂楼这么一打岔,胡不为打牙祭的事彻底告吹。他只能在粮食铺子里称了二斤花生米,回家做五香花生米下酒。

    做花生米是胡不为的拿手好戏,不但味道好,而且吃口松脆,是下酒的最好搭档。

    胡家后院的堂屋,胡不为光着膀子穿一条犊鼻裤斜靠在椅子上,一条腿还搁在椅面,右手边的八仙桌上摆着一壶浊酒,一碟子五香花生米。

    胡不为一口小酒一粒花生米,神态颇为悠闲,嘴里还含糊不清的哼着小曲。左手的一把蒲扇,有一搭没一搭的还扇两下,把恼人的蚊虫给赶走。

    正喝的美滋滋的时候,外院的大门忽然被人拍的“啪啪”作响。

    胡不为眉头一皱:这是谁呀,坏人兴致!

    走到外院打开铺子的大门,看到来人是赵世将,他是一个人来的。“来蹭饭?我家可没大鱼大肉。”

    “还吃,你的祸事来了。”

    看到赵世将紧张兮兮的神色,胡不为很是不解:“我一个本本分分的生意人,那会有什么祸事。”

    二人到了后院,赵世将伸手捏了一粒花生米放进嘴里“嗯,味道还真不错,比我家里的还要美味。”

    胡不为又给添了副碗筷,给赵世将倒上酒问:“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午时在胭脂楼门口看到的那个晕倒的太学生,死了!”

    “死了?”胡不为也有些诧异“这还真是啊。”

    “可不是”赵世将端起酒碗一口而尽,唠唠叨叨的叙说开了。

    原来那晕倒的太学生,名叫陈严,是御史陈正官的长子,陈正官今年已经四十多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他老夫妻两个真真是伤心欲绝。

    陈正官发誓要把发明这个伤风败俗的品箫术的人送进打牢,已报他丧子之仇。

    “你就是这个发明者,陈御史这条疯狗算是盯上你了”赵世将幽幽的说。

    “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不是已经和胭脂楼的刘妈妈讲清楚了吗。”

    赵世将说,可是青楼都是有强力后台的,他斗不过,只能拿你这个平头百姓出气咯。

    “娘了个腿,这不是欺软怕硬,专挑软柿子捏吗”胡不为愤愤然说。

    赵世将专往胡不为的痛处狠戳:“陈御史的丧子之痛,总要有个发泄的地方吧。”

    “这是无端的陷害!”

    赵世将看到胡不为气的酒也不喝了,涨红了脸在堂屋里来来回回的走。“要不我去求求我爹?”

    这句话犹如一盆冷水,把头脑发热的胡不为给浇醒了。停下脚步说“不用,这点小事就去求侯爷帮忙,你也太小看我胡不为了。”

    “那好吧,实在不行你也别太撑着”赵世将起身欲走,忽然又想起:“那啥,把你的花生米给我装上一把,我要带回去下酒。”

    把赵世将送走,胡不为返回院子里,提了两桶冰凉的井水从头上浇下,换过衣裤后一个人坐在椅子上静静的思考对策。

    果然,第二天出摊的时候,就有顾客说起昨天陈御史儿子的事,以及陈御史要找胡不为麻烦的事。

    到了下午,赵世将又派了家将过来传讯,说是国子监祭酒张钟张鸣远去了陈家吊唁,陈家夫人痛骂张钟妄为人师,没有管好手下的太学生。

    死鬼陈严确实就是大白天逃课去的胭脂楼,张祭酒被骂得哑口无言。最后于陈御史联合下文,要向京城地面的祥符县令状告胡不为。

    状告胡不为发明出这种诲淫诲盗,戕害大好青年的品箫邪术。

    据说陈严的好些同学也深感陈严的早夭,到时候也会到县衙助威,定要将淫贼胡不为打翻在地。

    说的人一脸可惜,听者也对胡不为报以无限的同情,好像他已经被县令定罪了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