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国士无双(第2/5页)  一步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凤,张洞之!

    这七层观星楼中面百万卷册独坐的男子竟然就是曾被称为“半仙”的张洞之!

    张家有幼凤,名满京华。

    张洞之,远边小国世家子弟,虽是庶子旁出,却自小聪慧,不弱于人,曾于六岁在学士府说出过“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让多少想入仕为谋的人拍案惊奇的童言,更是因与当年大商被称为“凤雏”的国士庞中原同月同日生,便有“幼凤”别称。张洞之年及十七,便已才华横溢,冠绝京华,那时的他意气风发,想要出仕为天下谋,便找上了同时崛起于天下的龙象,张洞之第一次用帝道游说龙象天子,天子听后瞌睡连连并指责张洞之所说帝道乃是胡言乱语,指其人为黄口小儿谬论狂徒,不可任用。五日后,张洞之再次会见龙象天子,用王道之术游说,天子不能接受并且脱下一只锦靴,砸在张洞之身上。张洞之第三次会见龙象天子时用霸道之术游说,不仅不见成效,反而引起天子大怒,重打一百大板后,被赤脚赶出了京都。世人都以为那位站在紫禁城五丈门前叹息“逐鹿逐鹿,龙象失鹿”的男子会改投敌国,以一身所学,击溃龙象,让世人都知道龙象丢失的不仅是天下更是他这头“鹿”。可是谁知,张洞之却不声不响的消失了,直到老天子退位,新皇上登记,世上才渐渐传开,新帝身边那个少言少语为其谋了整个江山的“张怪人”,竟然就是边隅小国的那位“幼凤”。

    当幼凤张开羽翼,烈火后,便是一只真正的斑斓凤凰。

    龙象吞吴越,朝上朝下怨声载道,先皇所留十三遗老头撞景阳钟,血洒金銮殿,以死谏不可战吴越,却在那年,被一个皇帝近臣称其为“张怪人”的年轻人指为死不足惜,并且呈上“十胜文”所书四万三千字,与世为敌,详细分写十则龙象必胜,十则吴越必败。早已不问世事,在家颐养天年的老皇帝太傅杨素更是请出当年先皇所赐“打龙鞭”,要诛杀张洞之,呵斥其为“国贼”。天下哗然,当时除了还是翰林无名编修的赵玄龄没有一人同意西伐强国吴越,可是就在这两人皆是同意用兵吴越后,新天子还是毅然决然的出兵吴越,结果泱泱大国半壁江山不到三月内就在张洞之的谋划下改旗易帜,吴越四十万黑甲戎烈骑坑杀一炬,飞灰湮灭,张洞之妙算神机仿佛未卜先知,吴越一战后真真正正得让世人知道了他的手段,也是自那一战后人称“半仙”,且自那之后,一直跟随天子却只在翰林院做编修的赵玄龄平步青云,直做了那文臣首领的龙象首辅。而此之后张洞之却退至幕后,不在庙堂上显露,不过暗地里天子得多少手妙棋,恐怕都是出自那“半仙”张洞之之手,同时朝堂之上却迎来了另一位庙算无敌的年轻人,赵玄龄。

    龙象有国士。

    庙堂上纵横捭阖赵玄龄,庙堂下算无遗策张洞之。

    仿佛想起了那些峥嵘岁月,男人眼中出现一种绚烂的神采。早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张洞之微微侧头,看向这个也早已不是当年喊着“谁家儿郎带吴钩,收复西川五十洲”的男人,眼神又低落下去,归于平静,嗓音温醇,说道:“以西有河洛c邙山为屏,太行八径为险,军镇寿春为势,易守难攻,占据天险,以长平马子腾之能,率五千花枪卒足以抵挡十倍敌军,一宫五城十三郡,以楼兰目前国势与未来二十年庙堂走势来说,想要攻打龙象,哼哼,除非是那个当过和尚做过道士又习得一身乘龙术的毒士柳殷相疯了。关于纳兰龙台的那几个暗桩,大可不必操心,奇袭历来以闪电战为先,若真是楼兰为了渗透甚至不惜要与龙象开战,那么这两个暗桩,是不是手笔太小了点,破长平,须要同时发兵八径,而后自守以待援军,否则绝无可能抵抗得了围杀而来的寿春铁骑,而且这种小打小闹的手段也非柳殷相那个变态的作为。这两个暗桩,应该是一些有心人耍的把戏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