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上井冈山(第1/2页)  政坛人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03年7月23日星期五,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二周年,建国五十四周年,广泛开展爱国传统教育,银都市工商局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分两批到江西南昌井冈山参观学习。

    罗良参加第一批的井冈山参观学习,由银都市工商局政工处长丁德达带队,于2003年7月23日下午1点钟,乘坐银都市至南昌的动车卧铺出发,和一帮老同事、老领导,一路说说笑笑。

    罗良和一帮同事乘了一整夜动车,于第二天的早上7点,到达南昌市动车站,大家买了早餐面包,马上乘去井冈山的旅游大巴车,向红色的井冈山开进。

    去井冈山的路上,沿途都是艳红的映山红和葱绿的大树,让人对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产生神秘感和期盼,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有一种心灵的呼唤,信念的前引。

    经过10个小时的公路车行,于傍晚5点到达目的地,晚上罗良和一帮同事夜宿在井冈山。

    7月25日上午,大家游览井冈山风景名胜区。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范围213.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1779.4米。主要景区(点)有:黄洋界、茨坪革命旧址群、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主席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茅坪八角楼、会师纪念馆等。

    1927年10月,毛主席、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井冈山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在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通过艰苦实践,摸索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明确了“支部建在连上”、“执行三大任务”的重要制度;制定了人民军队必须遵奉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经过充实,完善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至今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每个成员的行动准则。

    黄洋界在井冈山上茨坪镇西北17千米处,海拔1343米,是井冈山五大口之一(双马石、桐木岭、朱砂冲、八面山、黄洋界)中最著名的一个哨口,连接湘赣边界,黄洋界地势险要、巍峨峻拔,1928年8月30日,这里打响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中国工农红军以不到1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军4个团兵力的疯狂进攻,创造了以少胜多的首个战绩,毛主席在欣喜之余,挥笔写下《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一天中,罗良和一帮同事游览了黄洋界、茨坪革命旧址群、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主席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茅坪八角楼、会师纪念馆等红色景点,回到住宿已经是晚上6点,井冈山的夜晚密静而安详,罗良经过一天的游览人已很累,但心里却十分地兴奋,头脑中思绪万千,仿佛有种置身于当年的井冈山革命大热潮之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没有井冈山的红色革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