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7.告别餐馆迎接新生(第1/2页)  记者罗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两天,罗明跟往常一样,在小餐馆里勤勤恳恳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传菜c洗菜c收碗c洗碗c拖地c抹桌子,一样不落,而且比平时更积极c更用心c更卖力,可能是因为要离开了的缘故,毕竟这是自己“就业”的第一个单位,在自己落魄的时候老板收留了自己,心情显得格外沉闷,寡言少语,埋头干活,不像平时那么开朗,也没有平时那么热情,脸上挂着容易被外人察觉的心事。

    老板老刘是个聪明人,一早看出来了,但在店里生意忙碌的时候没顾上询问。在顾客稀少的时候,老刘拉张凳子坐下,对罗明轻描淡写地说:“小伙子,今天和往常不一样啊,你有心事吧,说来听听?”“我”“别瞒着了,都写在你脸上呢!”“老板,我”“你别说,让我来猜。你是找到更好的工作了吧?”罗明有点尴尬c又有点歉意地笑了笑,算是回答了。老刘接着说:“其实从一开始我就看出来了,你来我这里找工作是救个急,像你这么年轻的人,肯定是有大的理想,也是要干大事的,不可能在我这个小店干下去的,你请假我就估摸着跟找新工作有关。说说看,要到哪里高就呀?”

    既然老板都看出来了,话也说敞开了,罗明也就不遮掩了,再遮掩就显得非常虚伪了,大大方方地把自己毕业时找工作以及后来到这里打工c再求职到报社的情况说了。老刘一听罗明要到《楚安都市报》当记者了,很高兴地说:“这是好事啊!恭喜你啊,小伙子!在我这里,让你一个堂堂大学生做一些不需要任何文化c不需要任何技能的零碎杂事,确实是大材小用了。不过我看得出来,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有志向c有理想,吃得苦c想得开。《楚安都市报》这份报纸我们大家都爱看呢,写的都是老百姓关心的新闻,你到那里去上班,大有前途,我希望以后多看到你写的新闻,我也好和朋友炫耀炫耀。”

    “不好意思,老板,你是个好人。我这一走,搞得你店里人手又不够了,影响你做生意了。我的这个月工钱就不要了,算是我提前离职的歉意。”“那咋行呢?你一个大学生能放下身段来我这里做事,是我的荣幸;你从我这个小店去报社工作,这是高升了荣光了,更是我的荣幸。工资照给,我再多给你100元,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多了我也给不起,你也知道,我这个小店要养活好几口人。”“感谢老板给我提供了第一份工作,让我走出校园后没有流落街头。”

    “你客气了,小伙子。这样,等会收工了,咱两喝几口,也算给你饯行了。”晚上九点,店里已经没有顾客了,老刘亲自炒了两个下酒菜:蒜苗烧肉c辣椒炒荷包蛋,端出来一叠花生米,拍了一盘黄瓜,拿出他珍藏的老白干,和罗明两人喝了起来。罗明从没喝过白酒,但不好拒绝,毕竟这是人家老刘的一番热忱,说什么也不能驳了他的面子,好在老刘并不介意,也不强求罗明喝多少,罗明就稍微呡了一小口。

    男人就这样,喝多了话就多了。老刘也给罗明说了说他的情况。老刘家在西州市新桥县北风乡上岗村,家里三兄弟,大哥前几年遇车祸去世了,大嫂带着两个小孩改嫁了;大姐嫁到湖建省,因为当年出嫁时家里穷,虽然他的父母尽了力,然而还是没什么嫁妆,让她在姐妹中“抬不起头”,也被婆家不待见,所以一直怀恨在心,基本上都不怎么回娘家;自己近四十岁才讨了个老婆,现在小孩在乡下上初中,由父母管着。父母年岁大了,干不了什么活,只能在房前屋后种点菜;他们当地的习俗就是儿子为父母养老,女儿是不管的,现在他大哥不在人世了,赡养老人的责任就落到了他的肩上。两个老人和自己一家三口,全都指望这个店,他两夫妻起早摸黑,人都不敢多请,请个帮工花钱不少还难伺候,各种要求一大堆。看到罗明这个年轻人带着一双渴望的眼睛来求职,他就觉得罗明肯定是遇到困难了,所以就把他留下了。“我没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