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瓯州傻瓜(第1/3页)  成华烟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乾盛帝驾崩,再兴帝继位以来,东土大陆陷入了彻底的战乱局面。

    先是各地农军雨后春笋般的起义,对各地安稳的生活生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伤,而朝廷官军怎么打怎么输。有时候甚至是输的莫名其妙,比如护卫建康陪都的留守六卫里面的右军前卫前往皇陵所在地凤阳剿杀农军,这支农军从河南吃了败仗逃亡而来,按理说,凭留守右军前卫的实力是随便剿杀这支农军的。但右军前卫的兵油子突然闹起军饷来了,而吃惯了空饷喝惯了兵血的右军前卫将官只知训斥镇压,不懂大变当前要适当安抚,结果这群兵油子脑瓜子一热,杀官造反了。就这样,原本可以轻松剿杀的农军不仅没得到剿灭,反而得到了右军前卫的补充,实力更加壮大,携裹着原右军前卫的农军一把火把凤阳皇陵给烧了,这仗就是打得这么莫名其妙。但凤阳的百姓倒是苦了,妇女被辱,男丁不是被杀就是被携裹入农军队伍。

    没办法,朝廷只好饮鸩止渴,颁发自募兵令,为自己打仗而不是为朝廷打仗的各诸侯私军很多都是从原官军转化而来,但士气当真不可同日而语,不到两年,再兴三年底,史称乾盛末年农民大暴动的农军起义基本上就被成朝的大地主大豪商们给联合剿灭了,而各地诸侯基本上要么自己就是大地主大豪商,要么是大地主大豪商的代言人,朝廷的权威与控制力大幅削弱。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东土大陆东南一隅,有处地方叫瓯州。这东南沿海地形是江河流自发源自入海类型,跟大陆腹地以长江黄河两条大河为主,其他河流为其支流的地形是截然不同。这种地形西面都是江河发源地的山区丘陵,彼此往来不便,所以中原腹地的农军大起义也基本没有波及东南沿海。但也因为这西部山区丘陵往来不便,造成中原王朝对其支援也弱。昭文帝,正德帝,乾盛帝时期倭寇日益猖獗,受害最重的就是这东南沿海。

    再兴八年,我们的主角王玉京就在这东南沿海的瓯州的一个麻绳匠人家里出生了。王玉京逐渐长大,慢慢有所了解之后就对着老天破口大骂:“贼老天,你也太欺负人了吧,一个破烂匠人家,没有金手指,你就这么想要抹杀我吗?我告诉你,我不会让你得意的,我会像小强一样活下去。”

    时间到了再兴十八年初夏,那个在萧太后怀抱里长大的娃娃帝也终于亲政了,正重复着每天摔破三个花瓶痛骂各地州牧的无聊发泄。这东南一隅的瓯州,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瓯州州城的一处府邸内,这府邸也端的是华丽异常,虽比不得燕京建康那些大城市里的王公府邸,但在这东南瓯州一隅,也是数一数二的了。一位年约四十多的成年男子正在训斥一个穿着怪异的男青年。这位成年男子其实也有点不伦不类,现在他是富商打扮,穿着一身大红大紫的名贵绸缎,手臂伸出,却青筋爆露,满是老茧,可见要么是个武夫,要么也是个常年干体力活的。而那个男青年穿着当真是怪异,就随便把一匹不知道什么布围在腰间,因为都是灰,估计刚刚在泥地里打滚,所以真心看不出是棉布还是丝绸,上身,这的上身倒是与那成年男子的手臂相似,肌肉都很发达,一块块的。而这两人脸型倒是相似,估计是父子俩或叔侄俩,应该不会是兄弟俩,年纪相差有点大。

    “德信,你不要整天在泥地里跟那群野小子打混了,好歹已经十六岁了,也该学点正事,毕竟我们老许家现在已经不再是泥腿子了,也是这瓯州城里有名望的家族了。”成年男子训斥怪异男青年许德信道。原来这成年男子竟是这瓯州城里最显赫的人物之一,许世昌。

    “老爹,你不要再烦了,我们家原本就是这瓯窑的窑工,窑工不在泥地里打滚,还能干什么。”许德信一脸不耐烦。

    许世昌被气得满脸通红,咆哮道:“我们老许家原先是窑工不假,但倭寇累次来犯,岳丈大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