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 卖身葬父的嫦娥(第1/4页)  守护在封神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玉云华一脚踏入杨天佑的府院之中,一股书卷的气息迎面而来。

    这是一个雅致秀气的院落:东厢房百竿翠竹;西墙边两株青松;南檐下十几盆秋菊,已经是花残叶黄;院中央满树红枣,虽然已无果实,但是可以看出昔日累累果实的样子。

    玉云华的家宅也是豪华,不过院子摆放的是斧钺钩叉c人偶木桩c石担石锁,一看就是武把式的人家,与这里的风格相差太大了,这样的反差让玉云华感受更是强烈。

    人往往只是羡慕别人优秀的地方,当杨天佑在埋怨自己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时候,其实玉云华是很羡慕读书人的。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凭借着就是智谋。用武功杀人,能杀百人,已经是绝顶高手,但是用智谋杀人,可以杀千万人,而不用一招一式,这是何等的气魄。

    杨天佑给玉云华和小瑶领路,管家阿福提着灯在前面走着,当路过一间房间的时候。

    小瑶指着门问道:“书呆子,这个房间挺不错的,是有人住了吗?没有人住的话,我们住这里好了,这里的环境真不错。”

    虽然在来杨府的路上,玉云华和杨天佑有相互报通名姓,但是小瑶还是喜欢叫杨天佑为“书呆子”。

    杨天佑挠了挠头说道:“这间是书房,没有床铺,不能住人的。”

    书房!这么简单名词,在玉云华听来,却是觉得新鲜。她家是武林世家,家中庭院虽然大,但是没有设立书房。

    她好奇地问道:“我能看看吗?”

    “玉姑娘要是有兴趣,可以自便。”杨天佑回答道,对着管家阿福说道:“将书房的门打开,给这位姑娘看看。”

    阿福掏出钥匙将书房的门打开,门缓缓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两排书架,装着满满的甲骨书,不要小看这些甲骨书,这里装着可是杨府大半的财产。

    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是“简策”,简策指在竹片和木板上书写文章,编连成册的书籍。这是我国早期的书籍形式,盛行于春秋到东汉末年。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策”,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

    而这个年代书,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然后串在一起成一卷,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的书,这种书在那个年代是非常稀少的,价值更是高昂,并不是普通人家能读得起的。

    玉云华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书,好奇万分,她快步走入书房,打量着整齐排列的一卷卷骨甲书,随手抓起了一本,看了起来。

    只看了半晌,她便遗憾地放下了手中的书籍,原因是书中太多字不认得,所以无法读下去。

    杨天佑似乎是看出来玉云华的尴尬,解说道:“你拿的这本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玉云华点点头,又拿起一本书来,同样看了几行就读不下去了。

    杨天佑又解释道:“这一本是《帝舜和娥皇女英的爱情故事》。娥皇女英,又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是上古时代帝尧的两个女儿。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助之而脱险,最后尧让位于舜,并让两姐妹同时嫁给了舜为妻,流传下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

    对于唯美的爱情故事,女孩子都比较难以抗拒,玉云华也是如此。

    她看着这本读不懂的书,突然说道:“杨公子,你能否教我看读这些书。”

    “玉姑娘要是有兴趣,在下愿意为姑娘效劳。”杨天佑回答道。

    书房里的书可是有几百本,要读完这些书没有几年时间是读不完的,玉云华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