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章 不玩文学玩数学(第1/3页)  守护在封神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李自清还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父亲给了他一百个贝币,要他去买一百只鸡来,必须要把这一百贝币正好用完。当时买一只公鸡五贝币,买一只母鸡三贝币,买三只小鸡才一贝币。李自清就跑到集市买了四只公鸡c十八只母鸡和七十八只小鸡回来,正好花掉了百贝币。

    他父亲一看,李自清算得不错,又给了他一百贝币,和他说,不要四只公鸡,重新再买一次。李自清就买了八只公鸡c十一只母鸡和八十一只小鸡回来。他父亲第三次又给了他一百贝币,让他再买第三次,一样不得重复,李自清就买了公鸡十二只c母鸡四只c小十四只。此事在确州城传开之后,李自清被称为了“神算童子”。

    他成年后,算术更是厉害,按我们现代的名词来形容的话,他就是那个年代的“数学家”了。他能娶到潼关城的才女为妻,也是被老丈人看中他这神算的本事。但是,今天他发现了隔壁家的杨少爷似乎比他当年还猛,算得还快。

    二郎当然知道李自清在考他,他回答出李自清的题目后,也眼珠一转,出一题目,说道:“我去年往确州的路上,经过了一家大户人家,那一家子正在分馒头,一百馒头一百人,正好分完,大人一人吃三个,小孩三人分一个,他们家大小人口各多少呢?”

    李自清一听,眼睛一亮,这老爷子就是爱烧脑,喜欢琢磨这些题目,他闭目合计了一下,回答道:“大人二十五,小孩七十五。”

    二郎点点头,李老爷子算得不错,这个题目是在仙人小镇学校里的一个题目,他还记得,也是兴起,拿出来考考老爷子,没想到,在仙人小镇外的人,也有懂这些算法的。

    李自清回答了二郎的问题后,觉得今天遇到同自己一样的数学爱好者了,于是他又说道:“一次家中来了很多客人,结果碗不够用了,只好每两个客人合用一只饭碗,每三个客人合用一只汤碗,每四客人合用一只菜碗,共用了碗六十五只。你可知我家中来了多少客人?”

    二郎稍微一思索,连演算法都没有使用,就说道:“总共六十个客人。”

    李自清点了点头,然后二郎也开始出题

    一般文雅之人都会在旅途上,受到什么刺激后会作诗一首,抒发一下情怀。而这车上的一老一少,不玩文学,玩数学,在路上竟然刷起数学题来了,一路上你出一题,我出一题玩得还不亦乐乎。

    在两人玩得正兴致高昂的时候,两辆马车已经行驶到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段,这里人烟罕至,沿路都是静悄悄的,只听到马车车轮发出的“嘎吱,嘎吱”声响。

    马车内的二郎刚刚回答了一道李自清出的题目,二郎计算这些题目总是很快速,并没有因为李自清把题目加深而被困惑住,让李自清觉得深不可测,现在应该轮到二郎出题了。

    李自清有些紧张地看着二郎,他发现二郎出的题目一次比一次难,难度在慢慢地提高,这好像是他故意为之。上道题目已经差一点要考住他了,这道题目要是再加深的话,他担心自己应付不过来。要是真被难住的话,“神算”之名今天恐怕要拱手让给眼前这个杨少爷了。

    这次,杨少爷问了一个奇怪的题目:“李老爷子,如果你是山贼的话,这一路上你会在哪个地段埋伏呢?”

    李自清一愣,这个题目的考点在哪里?怎么都没有数据?怎么听起来不像是算术题呢?他还沉静在数学的海洋中没有挣脱出来。

    二郎看着在数学海洋中苦苦挣扎c快被淹死的李自清,叹了一口气。这本是一个多么聪明的老爷子啊,硬是被数学题给刷傻了。

    他拿过自己带来的包袱,将包袱打开,拿出里面三节神器三尖两刃刀来,慢慢地组装起来。

    李自清看着二郎的三尖两刃刀,觉得这个东西真稀奇,好像是一种兵刃,但他又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